首页  > 热点聚焦   > 正文

传承华侨历史文化 展现侨乡文化魅力
————侨乡侨文化建设工作综述
2017年NO.6 热点聚焦 作者:郭芮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使命担当,系统规划和全面铺开了新形势下的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呈现崭新局面。各级政府侨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重点侨乡地区着力推进侨乡侨文化建设,引导侨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培育侨胞精神家园、坚定文化自信、构筑中国精神,取得了积极进展。党的十九大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作出庄重宣告,我们即将开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伟大征程。在新的长征路上,必将迎来中华文化新的伟大复兴。

  把握新机遇,激发新活力

  侨乡侨文化保护和传承成效显著

  加强政策指导,完善规划引领。2013年国务院侨办与文化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侨乡地区和华侨农场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侨乡侨文化建设的思路和举措,翻开了侨乡侨文化建设崭新一页。各侨乡地区政府和侨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意见》要求,积极探索推进侨乡侨文化建设。《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江门市侨务强市建设工作纲要(2015-2020年)》,把实施侨乡侨文化保护和传承纳入文化强省、侨务强市建设工作重要内容。福建省印发了《“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了挖掘、整理、研究包括侨乡侨文化在内的福建特色文化资源,在《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条例》中,专门规定了涉侨文物相对集中、能充分体现海内外紧密历史文化联系的村镇、历史文化街区的申报和认定等要求。这些政策和规划为侨乡侨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保障。

  推动挖掘抢救,加大遗产保护。通过积极行动,福建永春对500多座海外侨亲兴建的华侨屋进行了保护和修缮;海南文昌开展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建立了本市300余处涉侨文物档案,组织抢救性保护,海口的何家大院、琼海博鳌的蔡家宅等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西容县对侨资捐款建设的具有100年历史的容县中学哥特式教学楼进行重点保护和利用,厦门、汕头、中山等地一批骑楼建筑群得到了及时修缮保护和开发利用;温州各重点侨乡建设了比较完善的侨乡文化专题馆和华侨华人侨史馆,云南腾冲依托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建立“云”图书馆,利用新技术和多平台充分展示腾冲侨乡侨文化的独特魅力;广东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浙江温州海外瓯越文化传承基地、福建莆田侨乡家风家训馆等一批文博机构也相继建成,大量承载着侨胞历史记忆的“侨批”、侨汇、侨刊等进入博物馆得以妥善保存。

  深化理论研究,夯实实践基础。广东、福建、广西、云南等地联合高校纷纷建立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汇集了一批专业研究学者,出版了大量著述,推动以广东、福建为主的“侨批档案”纳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广东、福建省政府启动了《华侨史》《华侨志》编撰工程;华侨农场历史资料整理全面推进,数百万珍贵档案电子数据库即将建成;云南保山着力构建侨刊乡讯平台,先后编辑了《侨乡保山》《华侨与滇西抗战》《侨海春秋》《天那边的路》等侨刊乡讯,向广大海外侨胞传播乡音乡情。广东先后组织了华侨文化研讨会、侨乡文化研讨会等专题研讨会,汕头连续举办国际性“侨批”文化研讨会,厦门成功举办多期“嘉庚论坛”,深入研讨华侨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有力推动了侨乡侨文化的系统研究和工作实践。

  搭建互动平台,拓宽展示渠道。各重点侨乡努力打造侨乡侨文化品牌,对外宣传展示,影响力日增。广东中山通过做活“文化恳亲”平台、做新“文化留根”项目、做亮“文化侨乡”节日,用心打造乡情文化品牌,讲好中国故事、家乡故事;海南文昌自2012年起连续举办了六届“南洋文化节”,做大做强文昌招商经贸推介会、文化体育艺术交流等文化交流和展演活动,努力将“文化节”打造成弘扬华侨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亮点品牌;广西连续4年组织举办“侨乡文艺联欢晚会”,将其打造成为华侨农场归难侨自己的文化节日等。这些活动多角度展示了侨乡文化建设成果与侨乡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同时也为各侨乡地区提供了互相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推进了侨乡侨文化的繁荣发展。

  推动保育活化,释放文化魅力。海南海口以骑楼老街修复为契机,将其打造成为集城市历史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南洋特色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吸引了许多海外侨胞来此畅叙乡情、纾解乡愁;厦门集美街道结合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嘉庚精神提炼为“忠公、诚毅、勤俭、奉献、创新”等核心要义,赋予嘉庚精神时代特色,将其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浙江青田积极推进“欧洲小镇”“欧陆风情”特色村居建设,使侨乡侨文化建设产生了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广东汕头将保护活化“小公园”开埠片区、保育活化澄海樟林古港古驿道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结合起来,不仅逐步构建起侨乡侨文化建设体系,更擦亮了城市文明形象的闪亮名片;中山打造的电视纪录片《海外中山人》和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走出国门,福建省的侨批档案在东南亚多地展出,这些工作拓宽了侨乡文化交流展示渠道,促进了侨乡对外文化交流。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侨乡侨文化建设与实现伟大梦想同行

  深刻认识侨乡侨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广大侨胞和侨乡人民在长期与海外沟通交往中,立足中华传统文化,主动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多元文化,逐渐在侨乡地区创造发展出具有独特内涵和艺术形式的侨乡侨文化。侨乡侨文化具有融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海内外中华儿女于一体的鲜明特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侨乡侨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价值、传承发展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又自成体系、韵味独特。正是有中华文化丰厚滋养和不断创新,才使得广大侨胞在各个历史时期得以立足于天下、奋斗于天下、发展于天下。各级政府侨务部门应当深刻认识到,大力开展侨乡侨文化建设,是坚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广大侨胞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汇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力量同圆共享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挖掘、提炼和完善华侨历史文化内涵,用侨乡侨文化精髓去滋养广大侨胞的精神世界,提振广大侨胞精神力量的必然要求;是切实维系好广大侨胞精神血脉和感情纽带,深度涵养侨务资源,充分激发广大侨胞爱国爱乡之情的必然要求;是传播侨乡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侨乡优秀文化在海内外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地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应着力共同努力推动侨乡侨文化建设不断实现新发展。

  紧紧把握侨乡侨文化建设的历史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为推进侨乡侨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使命,也是新的难得机遇。“路虽远不行不至”。各级政府侨务部门和社会各界将紧紧抓住这个重要的历史机遇期,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积极深入地推进侨乡侨文化研究工作,把长期以来广大侨胞和侨乡人民在建设家园、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积淀的文化成果、创造的文明财富充分挖掘、继承和弘扬起来,使之成为有助于凝聚侨心侨力,弘扬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积极深入地推进侨乡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抓紧对那些具有历史价值、研究价值,承载民族记忆、精神寄托的重要文化遗存开展抢救、挖掘和保护,使之成为维系广大侨胞与祖(籍)国情感相依的重要纽带;积极深入地推进侨乡侨文化展示工作,扎实推进展示基地建设,全面拓宽对外交往渠道,做大做强侨乡文化品牌,使之成为讲好中国故事、推介侨乡发展的靓丽名片。

  不断拓展侨乡侨文化建设的广阔空间。当今时代,文化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不仅走向历史的前台,而且还越来越进入国家总体布局的中心,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渗透和融合作用日益突出、地位日益重要。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深入挖掘侨乡人民和广大侨胞在长期奋斗发展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优秀美德和精神品格,不断以积极、亲善包容的文化精髓解决今天侨胞群体和侨社发展的现实需求问题方面,侨乡侨文化建设大有可为;在大力保护侨乡人民和广大侨胞共同创造形成的侨特色文化遗产,保存侨胞对家乡的鲜活记忆,增进侨胞与侨乡的联系感情方面,侨乡侨文化建设大有可为;在不断深化侨乡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强侨乡地区文化创新发展能力和经济发展底蕴后劲方面,侨乡侨文化建设大有可为;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共创开放包容人文交流新局面,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侨乡特色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交流,树立“文化中国”“文化侨乡”良好形象方面,侨乡侨文化建设大有可为;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落实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焕发广大侨胞对中华文化的坚定自信,广泛凝聚侨胞力量助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方面,侨乡侨文化建设大有可为。我们需树立信心、坚定决心,奋力走好文化复兴的新长征路。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