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聚焦   > 正文

发挥“海科会”引才引技效能 提升服务创新发展中心大局贡献率
2021年NO.5 热点聚焦 作者:四川省委统战部

  9月4日至9日,由国务院侨办、九三学社中央、四川省委、省政府共同主办,四川省委统战部、四川省侨办、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人才办牵头承办的第十九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以下简称“海科会”)在四川举办。

  本届“海科会”紧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和四川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等精神,以“科技促发展•创新谋未来”为主题,共举办开幕式暨天府论坛、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数字经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超高清视频、碳达峰碳中和、重大自然灾害防治、全球青年学者论坛等创新热点领域22项30余场活动,41家海内外专业协会、机构作为协办单位参与各专场活动。

  大会首次采取“线上+线下”的办会模式,在有效降低疫情风险的同时,极大地方便海外专家学者线上参会,大幅扩展了会议规模,共有31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嘉宾线上线下参会,包括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32名海内外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谭天星,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等莅会指导,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省长黄强等出席有关活动。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四川日报社等30余家央媒和省市媒体对“海科会”进行报道,记者300余人次现场采编,各媒体共刊发报道300余篇,总点击量超过5亿次,参加报道媒体、发稿数量均创新高。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于9月8日播报“海科会”相关情况,为历史首次;《人民日报》推出两个整版报道,其中9月15日以“汇聚海外英才共话科技创新”为题,整版全景展现“海科会”成果,引发持续关注。

  落实中央部署赋予大会新功能

  本届“海科会”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关键时刻。四川省委统战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努力拓展和发挥“海科会”优势作用,在经济科技交流合作平台的基础上,赋予“海科会”平台新功能新使命,在广泛团结凝聚海内外侨胞服务党和国家大局工作中展现新担当。开幕式前及相关会场播放大会特别编辑的央媒建党百年专题片《路》,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辉煌与荣光,凸显了大会凝心聚力新使命。在各分场活动,引导国际知名人士围绕人类共同关注的疫情防控、绿色发展、巴黎气候协定等话题进行探讨交流,增进对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道路的理解和认同。R20国际区域气候行动组织创始人、美国加州前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在全球绿色发展高峰论坛视频致辞中,赞赏中国疫情防控措施和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并表示希望明年春天可以到访中国;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厄温•内尔在第七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视频演讲中表示,要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国际医学合作,加强各国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疗、社会防控、药物和疫苗研发等多个领域的联合攻关和跨国合作。

  聚焦发展所需引才引技取得新突破

  本届大会聚焦海外高新科技项目和人才引进实效,从上半年起,在海外举办第七届“海科杯”全球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海科杯”),收集项目推送四川各市(州)对接;“全球青年学者论坛”采取高校、院所、企业、地方联动方式,深入对接,诚邀海外省外名校名院青年学者来川交流合作。本届大会在人才引进和项目签约上取得新突破,共达成签约项目129个,签约金额204.9亿元。其中,“海科杯”共征集37个国家和地区高新科技项目725个,截至目前,已有64个与省内相关企业签署合作协议,较上届增长68%,征集总数和签约数均创历史新高。通过各地各单位持续推进和系列活动开展,促成1212名海外人才与省内396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产业园区签订引才协议,较上届增长97%。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776人、占64%,来川创业或全职工作874人、占72%。同时,组织部分嘉宾分赴德阳、宜宾、眉山等参观考察或举办分场活动,各市共签约项目40个,有力支持了四川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

  聚力优势互补促成一批科创新平台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全国首个极端灾害预警智库,推动我国多灾种预警技术、应用、政策、法规领域的科研与创新;成都市双流区联合四川省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会共建的西南地区首个电子信息概念验证中心,建成后将吸引带动一大批电子信息领域的国内外院士、顶尖专家、企业家加入,形成西南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高端智库集聚高地;全球绿色发展联盟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签订了“绿色发展国际交流合作框架协议”,成都湃尔智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多就电力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交通大脑与绿色能源的零碳规划运营系统合作协议”,推动低碳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四川省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与双流区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芯谷发展服务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加速超高清业务创新探索。此外还有川渝海归智库中心、国际航空人才港、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成果转化基地、名医在线全球互联网平台等创新平台在本届“海科会”上成立或揭牌。

  汇聚世界智慧为各领域发展提供新启示

  在专场活动中,各研究领域、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园区负责人等,就科技合作、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进行学术交锋、思想碰撞。关于科研及人才培养,诺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表示,创新既要以年轻人为重点,也要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各国要建立庞大的科研团队去覆盖不同的领域,并为年轻人提供足够的科研空间;李言荣、韩杰才、欧阳明高、赵春江等10位院士在“全球青年学者论坛”上通过视频方式纷纷点赞四川,热情鼓励青年学者勇敢向前、逐梦天府;陈鲸院士和朱中梁院士、杨知行教授在“对话权威”学术交流活动中,分别向成都市温江区新世纪光华学校和高新区蒙彼利埃小学师生深情寄语,勉励新时代的青少年要保持对探索的兴趣,培育科学精神。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詹姆士•斯维尼提出解决碳排放和能源系统问题的四大途径,包括提升能源效率、终端用途替代、低碳能源生产、碳捕获和储存;德国地球科学与岩土工程院院士侯正猛认为,未来可持续清洁能源中,氢能是最重要的二次能源,可被多元转化为其它形式,四川省满足多功能氢能岩穴储存理论和设计方案所有选址标准,最适合开展试点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认为,实现碳中和应该以技术为王,包括少碳、用碳、无碳的技术。关于生物医药,中科院院士苏国辉表示,干细胞治疗作为继药物、手术治疗后的第三种疾病治疗途径,具有很大潜力,四川应依托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加大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合作,助力干细胞产业发展。关于人工智能,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宋梁提出,人工智能演进方向—智能网联系统,所有的智能终端连在一起变成网络化的计算机,实时对物理世界信息做分析和采集并跟人类反馈,最终把人工智能和人类连在一起,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此外,在数字经济、航空航天、超高清视频、重大自然灾害防治、高层次创新创业论坛等专场活动中,专家学者们也提出了许多前沿科技理论、专业意见建议,为国家和四川科学研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