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报道   > 正文

中国概念——华文媒体永远的品牌
2005年No.5 特别报道 作者:张雁

  一、四个特点——从沉寂到彰显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海外华文传媒一直处于弱势,不但不受当地主流社会的重视,甚至自身发展也常常难以为继。因此,海外华文传媒的出路和发展方向,一直是一大难题。进入21世纪,海外华文传媒因中国的崛起而得到空前发展的历史机遇。这些都催生着“中国概念”海外华文强势传媒(特别是平面媒体)的出现。不过要体现“中国概念”至少要凸显四大特点。

  1.真相的传播者

  向外界客观、公正、真实、全面地报道中国两岸三地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事,是“中国概念”海外华文传媒的首要标志。“中国概念”应是严守客观、公正、真实、全面的新闻原则,做到有理有节、不偏不倚。

  2.交流的大舞台

  汇聚世界华人讯息、构建中国对外交流平台,是“中国概念”海外华文传媒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这些传媒与中国有着天然的联系,既熟悉中国的政治文化,又与居住国建立了良好的人脉关系。这些因素为“中国概念”的海外华文传媒在中、外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华人的“谏言堂”

  能否代表海内外大多数中国人的心声,向外界,尤其是向居住国政府和人民反映华人社区的想法和建议,是“中国概念”海外华文传媒的重要标志之一。

  由于历史、文化和地理的因素,居住国的政府和民众一般不大容易直接从大陆或港台了解华人的所思所想,他们比较习惯从当地华人社区间接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立场,这些给海外华文媒体的发展创造了机会。同时,中国政府也可以凭藉海外华文传媒,掌握华人民意的走向以及对中国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民主发展等议题的看法和意见。

  4.文化的布道人

  传播中华文化,并让其在海外薪火相传,是“中国概念”海外华文传媒的重要使命。华文传媒在海外,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出生在海外的当地人或我们的下一代,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当地的华文传媒了解和体会中华文化,也就是说,华文传媒在海外,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形象。

  二、五大因素——从避讳到成长

  “中国概念”之于过去,都是众多海外华文传媒极力避讳的名词。这是由于当时的冷战思维和国际政治气候所决定的。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中国,五大因素决定了“中国概念”海外华文强势传媒的快速成长。

  1.中国与世界加速融合因素

  20世纪90年代初以后,中国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新的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发展趋缓,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更是显现出经济衰退的迹象,而此时的中国经济却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全球经济中的一个亮点。中国与世界的融合,为中国传媒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2.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因素

  随着中国对外不断开放,中国和世界的互动在加强。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据一项市场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和加拿大人都相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将会日益加重。2005年6月媒体披露,在对全球20多个国家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国家民众对中国的印象要好过美国。华人社会随着中国的强大而不断被世界所了解。

  3.华人社会的成长因素

  目前,海外中国人的数量已近3000万,他们分布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既与中华民族一脉相承,保持着血缘亲情,又融入当地社会,为所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着贡献。与老一代的海外华商相比,新华商有许多优势,他们不但拥有必要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学贯中西,具有全球视野。他们较多涉足高科技企业,以其中西交融的优势在当地的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美国,华人创办的高科技产业已达上千家,涌现出一大批知名的企业家。据统计,在美国硅谷的7000多家企业中,17%的总裁是华人。新华商精英层的形成,使世界对华人刮目相看,也使他们透过华人加深了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了解。

  2000年美国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全美华侨华人总数为288万人。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国东西两岸,以大城市居多。其中加州占112万、纽约州占50万、德克萨斯州占20万。2001年加拿大统计局公布人口普查报告,全加华侨华人总数为120.94万人,约占全加总人口的3.5%。也集中在主要城市,其中多伦多地区43.5万人,温哥华地区34.5万人。华人人口的增加及高度集中,为海外华文传媒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4.汉语使用的扩张因素

  作为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汉语在国际上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学习人数逐年增长。2002年8月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的“中文教学发展国际研讨会”透露,已有85个国家的2100余所大学和不计其数的中小学、民间机构开设了汉语课程,学生近3000万。在中国“留学大军”不断壮大的同时,从世界各地到中国留学的人也日渐增多。据统计,从1992年到2002年的10年间,大陆接收外国留学生累计达41万人。1997年至2001年的五年中,外国来华留学人数增长尤为迅速,累积逾24万人,是前一个5年的1.5倍;而2002年又接收了6万多人,比上一年增加了1/10。外国留学人员的不断增加以及汉语热的急剧升温,表明了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接近中国的愿望,同时也拓宽了海外华文媒体的受众面,为中国媒体走向世界创造了有利条件。

  5.国际市场的需求因素

  庞大的中国消费市场,吸引着世界每一个国家,尤其是国内发展已到瓶颈的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十分希望迅速了解和掌握中国的文化和有关情况,顺利抢占中国的市场份额。随着商贸发展的深入和跨国集团和公司的大举“登陆”,对中国资讯的需求量增大,海外华文传媒获得了一个绝好的发展机会。

  三、六步兵法——从感悟到实践

  在《环球华报》过去几年的办报经验中,我们摸索出在海外打造“中国概念”华文媒体的一些经验,我们称作“六步兵法”。

  1.增——中国报道的分量

  要成为“中国概念”的传媒,首先要加大对两岸三地的报道。《环球华报》近年来不断加大对两岸三地新闻报道的分量,包括大陆要闻、大陆新闻、港台新闻、大陆经贸、体育纵横、娱乐天地、港台娱乐等版块,令读者及时掌握中国两岸三地的新动向。今年又还创办了报道华人娱乐讯息的“环球华报·娱乐”周刊。

  另外,在每一次北京“两会”及台湾大选期间,我们都派记者前往第一现场进行采访,让读者掌握一手的新闻资讯和背景消息。

  2.探——新闻事件的深度

  根据我们的读者调查显示,海外的读者对中国的报道已经不再停留在简单的新闻事件的了解上,他们希望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通过新闻事件的表象,探讨事实的真相。所以,我们加大对中国的深度报道,开辟了新闻追踪、经济扫描、一周特写、特别报道、大陆写真、台湾写真、港澳写真、中国文坛等版块。同时,我们还开设了中国地方专版,计有:经济湖南、中国江苏、今日上海、广东专版、吉林专版、河北专版等。

  另外,每逢两岸三地出现大事,我们均进行大篇幅的“轰炸式”报道。如神州五号升空、邓小平百年诞辰、雅典奥运会、年终大事回顾,编辑部都精心策划,用十几个版的篇幅追踪报道和深入分析。这些版面在当地华人社区形成了很大反响。

  3.联——中国强势传媒的合作

  在海外办报,由于资源不足,资金有限,光靠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所以,我们充分利用两岸三地新闻强势传媒的资源,与他们携手合作。目前,与我们合作的中国强势传媒包括:新华社、中国新闻社、香港中国通讯社、中央电视台、《瞭望》杂志、《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电影报》及南京报业集团的《周末》报等。

  4.抓——中加关系的重点

  中国与加拿大之间的双边关系,一直是加拿大华侨华人以及关心中国的当地人士所关注的话题。我们在编辑时紧紧扣住这一主题,及时报道和深入分析两国之间关系发展。今年初,加拿大总理马田上任后首次带领庞大的经贸代表团访问北京和香港,我们特别派出两位记者随同总理访问中国,成为访问团中惟一的加拿大华文平面传媒。访华期间,我们除了第一时间报道马田访华的成果外,还特别策划了共12个版块的“中加关系系列报道”,详细回顾和分析了中国与加拿大的经贸发展历史,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此系列报道详尽、深入、全面,获得了各方的高度好评。

  5.建——主流沟通的桥梁

  正是由于我们的努力,引起了北美主流传媒的注意。去年初,加拿大西部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主流报纸《温哥华太阳报》对本报进行了专访,并在3月8日的头版导读位置介绍他们对《环球华报》的专访,又在B1头版及B5的显著位置刊登了对本报的专访——“资讯与服务的结合造就了新媒体”,称赞本报将新闻资讯与移民服务相结合的做法。我们的记者更成为主流传媒了解华人社区声音的窗口。

  6.促——中西文化的交流

  本报还通过组织各项活动,加强华人社区与主流社会的联系和互动,推动中西文化交流。去年,我们举办了“第二届加拿大少年儿童创意绘画比赛”,将这个原来在华人社区进行的活动扩展到主流社会。我们不仅邀揽“亚裔传统协会”为主办机构,使之列入五月亚裔传统月活动中,同时,还邀请了主流社会的知名画家作为评委。活动吸引了不少其他族裔的小朋友参与,还应邀在去年温哥华国际龙舟节主会场进行展览。

  总之,“中国概念”海外华文强势传媒诞生的条件已经形成,它是让海外华文传媒走出过去模式的历史契机,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求知、求新、求同、求异、求趣、求美等需求。《环球华报》的实践已经证明,海外华文传媒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实力打造一个“中国概念”的强势传媒。

  (作者系加拿大《环球华报》社长)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