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报道   > 正文

唐家璇强调:切实关心归侨侨眷生活 促华侨农场发展
2006年No.4 特别报道 作者:新 华

  8月1日至5日,国务委员唐家璇率领调研组赴广西防城港、崇左、百色和南宁四市下属的华侨农林场调研。在条件艰苦的十万大山、宁明等地农场,唐家璇深入困难职工的家庭,向他们表示慰问,并详细察看了这些农场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在南宁召开了华侨农场工作座谈会。

  唐家璇在会上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华侨农场工作,十分关心归难侨职工的生产生活。多年来,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为安置归难侨做了大量工作。广大华侨农场干部职工辛勤劳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多数华侨农场亏损,不少职工及其家属生活较为困难。他指出,进一步解决好华侨农场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宗旨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侨务政策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维护中国良好国际形象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唐家璇强调,我们对华侨农场改革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有足够的认识,既不能简单套用农村改革的做法,也不能简单照搬国企改革的做法。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华侨农场的特点和实际出发,以提高归难侨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开拓创新、标本兼治,走出一条华侨农场真正融入地方、归难侨与当地群众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

  在推进华侨农场的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三个不动摇”。即坚持华侨农场由地方政府领导的体制不动摇;坚持对归侨侨眷“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原则不动摇;坚持依靠华侨农场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身努力奋斗不动摇。

  他强调,当前要着力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进一步解决华侨农场历史遗留问题,包括清还拖欠归难侨职工的工资、退休金、医药费,危房改造、饮水安全和维护农场职工土地权益等。二是理顺体制,转换机制,切实做到“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解决华侨农场的困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农场自身的造血功能。

  唐家璇指出,有关地方政府要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把解决华侨农场问题列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行华侨农场领导体制的改革,明确由地方领导和管理。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根本上解决华侨农场发展问题的正确选择,是富有远见卓识的重大决策。实践已经表明,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这一决策部署的,那里的华侨农场改革和建设就搞得比较好;凡是对这一决策部署理解不深、行动迟缓的地方,那里的困难和问题就比较多。因此,地方政府重视并切实加强领导是关键。那种过分强调困难、甚至把华侨农场看作“包袱”的认识,是要不得的。中央和地方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部署,为推进华侨农场发展和改革又一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广西、广东、福建、云南、海南、江西、吉林七省区,要把华侨农场的发展和改革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总体规划,统筹研究、优先解决。

  唐家璇指出,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强对华侨农场发展和改革的指导与支持。这次中央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华侨农场的发展和改革问题,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责无旁贷,要讲政治、带感情、抓落实,深入调查研究,积极主动地出主意、想办法,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为从根本上解决好华侨农场问题创造必要的条件。

  唐家璇强调,广大华侨农场干部职工要振奋精神,艰苦创业,在搞好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千方百计增强农场自身造血功能。

  做好新形势下的华侨农场工作,维护好广大归难侨的利益,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一定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狠抓落实,推进华侨农场的改革和发展,使广大归难侨职工共享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尽快走上文明富裕之路。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负责人陪同考察。国务院办公厅、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侨办、扶贫办、银监会等部门和广西的有关负责人参加了考察和座谈。

  本栏目责任编辑 刘香玲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