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报道   > 正文

发展华文教育事业 促进中外文明互鉴
2021年NO.2 特别报道 作者:谭天星

  华文教育是海外华侨华人传承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重要途径,是促进中外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发展华文教育是海内外同胞共同的事业,符合人类文明发展大势。因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目前华文教育发展遇到了新的困难与挑战。我们应坚定信心、尊重规律、识变求变、精准施策,积极推动华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展华文教育事业是文化传承、文明交流的需要

  华文教育是海外的“希望工程”“留根工程”和“民心工程”,是海外侨胞最为关注的事业之一,对于海外侨胞传承中华语言文化,促进中外民心相通、文明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华文教育是目前海外最具规模、体系成熟的中华语言文化学习传播途径。目前全球各类华文学校约2万所,华文教师20多万人,在校学生数百万人。海外学习中华语言文化的渠道方式多样,华侨华人兴办的中文教育即海外华文教育,在国际中文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海外华文教育有全日制和周末制,纳入当地国民教育体系和非国民教育体系等类型。大多数华校以教授简体字为主,部分仍以繁体字为媒介,在教授中华语言文化方面两者具有同一性。

  华文教育是华侨华人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特性的必然要求。海外华文教育是华侨华人自发兴办的、旨在传承中华语言文化的薪火相传事业,体现了华侨华人执着的文化信念、深厚的民族情怀、顽强的奋斗精神。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华文实用性加大,学习华文的动力更足,国际上兴起了“中文热”。但是,影响和制约华文教育发展的因素始终存在,如从内部来讲,有办学经费不足、合格师资缺乏、教材针对性不强、教学理念和方法陈旧、信息化程度低、与当地主流教育体系脱节等问题;从外部来讲,华文教育的发展环境变化不定,有的国家尚未承认华文教育的合法性,有的国家出于政治需要,刻意打压华校。全球持续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华文教育造成极大困难。但由于华文教育市场的刚性、华人文化传承的韧性,海外华文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推动华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尊重规律,抓住关键。推动华文教育事业向前发展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义理所在。华文教育本身是一个专业领域,有其自身的学科体系,应遵循其规律,突出重点。华文教育的目标,一是学中文,以学会讲中国话为要;二是学中华文化,以不忘民族文化根脉为宗旨。要学会标准的中文,教与学两方面都不可忽视。影响华文教育效果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材和教法,即所谓“三教”。海外华校要弥补合格教师之缺和解决教不得法的问题,就必须把教师的培养(训)摆到更重要的位置。应积极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和相关标准化测试在华文教育领域的应用,不断完善海外华文教材体系,增强主干教材的权威性,增加教材选择的多样性。华校办学的正规化、教师的专业化、教材的标准化、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是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是综合施策,重在质量。华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各方面共同发力、提质增效。应加强华文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经验交流,促进华文教育科学发展;要支持海外华校渡过难关,发挥示范学校带动作用,推动各类华文学校加强协作交流;要持续推动改善华文教育发展环境,推动华文教育与当地教育有机接轨,支持华侨华人兴办双语或多语学校等;要优化国内华文教育基地院校建设,拓宽民间渠道,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华文教育事业。

  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和育人效果。创新是华文教育克难制胜的重要法宝。目前,最有效的办法是着力推动华文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包括华文教育网络化和数字化,提高互联网教学的效果。要增强华文教育育人效果和发挥华文学校在中华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华文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合格人才。华文教育在学习中国语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通晓中华文化、懂中国、愿意促进中外友好的人才。要支持华文学校办好各类中华文化体验和文化交流活动,支持华文学校与华人社区、当地社区的互动,成为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凝聚华侨华人力量、促进族群沟通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积极构建华文教育科学体系

  坚持系统的观点、加强体系建设,推动华文教育科学发展。在海外初级、中等华文教育成长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华侨高等教育的发展。海外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华侨华人兴办大学,国内进一步加强华侨高等教育事业,促进华文教育专业发展。暨南大学、华侨大学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海外侨胞子女回祖(籍)国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创造更好条件,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要坚持办学特色,着力提升华侨高等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扩大学校国际影响力,培养一大批品学兼优、融通中外、热爱中华、服务社会的有用之才。应积极搭建涉侨高等教育协作发展网络,积极探索走出去合作办学,畅通升学渠道,扩大对外招收侨生的比例,促进不同类型华文教育的交流,以传播中华语言文化为最大公约数。

  处理好几种关系

  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要尊重事物发展规律和普遍性原则,同时注意其特殊性,做到因地制宜、因国施策。华文教育、文化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关键是注意对象和实际效果。

  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华文教育要立足当下,积极推动解决当前华文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创新思路和方式方法稳妥应对新冠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着眼长远,久久为功,培育合格人才。

  国内与国外的关系。要依法合规,积极维护华侨华人学习本民族语言的正当合法权利,遵守国际公约条约和华侨华人住在国法律法规,尊重各国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要学习国内中文教学的经验和办法,同时注意激发各国华文教育的内生动力,不能生搬硬套中国的模式。

  官方与民间的关系。要坚持华文教育的民间性,积极发挥民间的办学积极性,深入开展华文教育;推动各国不断改善华文教育政策环境,为华文教育发展提供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普及教育,启迪心智,传承知识,陶冶情操,使人们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海外华文教育事业概莫能外。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我们应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定力,把握华文教育发展规律,完善华文教育体系,迎难而上,推动华文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作者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