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经纬   > 正文

送王船
————文化的漂洋过海、落地生根和开放包容
2021年NO.2 文化经纬 作者:陈耕

  2020年12月17日晚,随着委员会主席一锤定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通过中国和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的可持续联系仪式及实践”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送王船仪式所呈现的文化理念被国际社会所接受。

  送王船起源于明代初、中期的福建省闽南地区,也就是申报文本写的15-16世纪。这正是闽南人悲惨又悲壮的年代。

  中华文明是中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和海洋文明三者融合而成。海洋文明赋予了中华文明更加务本的品格、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恢宏的气度。闽南文化所创造的海洋文明是中华海洋文明的典型代表之一。

  早在宋元时期,闽南泉州刺桐港就成为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通达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和非洲,开创了中国海洋文明彪炳于世的辉煌时代。

  可惜闭关锁国的明朝统治者,实行民间“片板不许下海”的海禁政策和朝贡贸易,泉州刺桐港从此一落千丈。但是,闽南人已经从此前宋元500年的海洋贸易中,切身体会到只有走向海洋才是走向富裕富强的人间正道。因此,他们的心仍然向着大海。为了反抗朝廷的海禁,他们几乎是全民开展走私贸易,甚至集结成海上武装走私贸易集团来抗拒明廷统治者的海禁。

  从洪武到隆庆开海整整200年的海禁,成为闽南人民血与火的悲惨时代。许多闽南海上贸易集团被当做倭寇、海匪来消灭,许多精通外语、招商引资、开拓海外贸易的商人被当作汉奸千刀万剐。再加上大海的惊涛骇浪,台风、黑水洋,天灾人祸让无数闽南人葬身海底。闽南俗语“十去六死三留一回头”“行船三分命”正是历史的写照。其时闽南沿海家家户户都有亲朋好友走向大海以后不知所终。闽南沿海多少望夫石、姑嫂塔,记述的正是这无数悲惨的故事。人们开始畏惧走向海洋。

  为了鼓舞自己和子孙后代走向海洋的勇气和信心,为了慰籍死难家属的心灵与精神,闽南沿海民间于15至16世纪创造了祭祀不幸葬身海洋者的大型仪式送王船。

  送王船习俗由相关社区的宫庙或宗祠于东北季风起时举办,一般每三到四年举办一次,包括迎王、造王船、竖灯篙、普度、送王船(踩街游行及烧王船)等仪式,反映人们珍爱生命的心理,企盼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愿望,闪耀着鼓舞人永远走向海洋的智慧。

  闽南送王船俗称“做好事”。他们想象上苍没有忘记走向大海的子民,派遣“代天巡狩”的王爷乘着王船来保护出海人和沿岸百姓的平安。王爷个个英武帅气,都是为人民建功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如翔安后村送的是民族英雄岳飞,思明沙坡尾龙珠殿送的是为民牺牲的池王爷;也有的是被冤枉而死的清官文士,如被冤屈的36进士。

  那些走向大海不知所踪的遇难者,闽南人称为“好兄弟”。他们漂泊海上,孤苦伶仃,于是在迎王的同时还要“竖灯篙”召唤海上好兄弟,好吃好喝招待,然后请他们登上王船,参加王爷“代天巡狩”的队伍去海上保护人民,建功立业便可转世为人。这就是闽南人的“做好事”。

  闽南人的行善不是给点吃给点穿,而是让弱势群体自立自强改变命运。送王船“做好事”的理念是对弱势群体的悲悯、关怀和善行。同时也使心向大海的闽南人坚信自己即使在海上遇难,依然有人关心自己,依然可以转世成人,生生不灭,鼓舞他们走向大海的勇气和信心。这种仪式呈现的理念支撑了送王船代代传承,支撑了闽南人与海洋千年不辍持续联系的历史。送王船仪式所蕴含的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文化精神,就是要告诫子孙,无论天灾人祸万分凶险,只有走向海洋才是国强民富的人间正道。

  送王船在2007年成为厦门市和福建省首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在2011年进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当然,如果没有当年老祖宗把送王船带到了马来西亚,也不会有中马联合申报。当年老祖宗怎么会,又是怎样把送王船带到马来西亚呢?

  闽南的每一座村落至少会有一座宫庙。这宫庙的神明就是守护这个村落边境之内所有生灵的境主。宫庙就是这村落的境主宫。当闽南人要过台湾、下南洋、走四方,父母就会带着他来到境主宫,祈求境主宫神明的保佑,并从香炉中舀出一小勺的香灰,用油纸小心的包裹起来,连同写着祖宗牌位的红纸条一起装在小香囊,放在心窝,怀揣着放心大胆过台湾、下南洋、走四方,因为神明从此就跟在身边保护着他。闽南人称之为“分炉”“分香”。

  当踏上茫茫大海,无论是否惊涛骇浪、风云变幻,他们每日都要将小香囊取出供奉祷告。所有平安抵达彼岸的人从此坚信境主宫神明威力无比,就会把香灰供奉起来,待到有条件了,同一个地方去的人就会联合起来在异国他乡雕塑境主神像、建造宫庙。在南洋,这个宫庙不仅仅是祈福的地方,更是解决内部矛盾、教育后代、凝聚族群、抵御天灾人祸、议决公共事务的地方。它还是后来者最初落脚安身之地。

  这个凝聚闽南人的宫庙自然也会把家乡的所有习俗节庆,包括送王船的习俗带到南洋。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是华人最早聚居的地方。马六甲的青云亭是当地历史最为悠久的华人宫庙,在相当长的历史中是马六甲华人事务的最高决策机构。最早的创始者是漳州人郑芳扬和厦门人李为经。虽然没有他们领导和推动马六甲送王船的记载,但是他们对流传于厦门湾的送王船肯定是了解的,而后来记载的马六甲送王船都是由青云亭来主导和决策的。

  现今马六甲送王船的传承单位勇全殿供奉的是池王爷,祖宫是厦门马巷的元威殿。元威殿虽然没有送王船的记载,但马巷早年也靠海边,也有送王船。至今翔安后村的送王船还完整地保留和传承。同样供奉池王爷的厦门沙坡尾龙珠殿传承了送王船。送王船的习俗在早年被下南洋的人,被供奉池王爷的人带到南洋去,是很自然的事情。王爷无所不能,既能保海上的平安,也能保临海村落的平安和福祉。无论王爷保的是陆地还是海洋,冥冥之中那王船就维系着遥远的原乡故土,和当年漂洋过海时“分香”的初心——列祖列宗文化的坚守。

  文化的传播首先是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和坚守。那些大多是文盲的闽南华侨用一撮香灰,一条王船,把自己的文化飘洋过海带到南洋落地生根,而且开花结果。

  “一带一路,王船开路”,这不仅是口号,更是一种历史事实,也是对我们今天的启示。当年我们的老祖宗把宫庙和送王船仪式带到了马来西亚,在那里落地,和那里的百姓一起劳动,开拓蛮荒的土地,甚至和他们通婚建立家庭,诞生了跨族群、跨国度、跨文化的峇峇娘惹。峇峇娘惹手抓饭、穿沙笼,而又讲孝道、拜天公。中华文化和马来文化是那么天衣无缝地融汇在一起,堪称闽南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早期实践。主持策划早期马六甲送王船的青云亭,其领袖从郑芳扬、李为经的后代开始,数百年都是峇峇娘惹。而推动此次中马送王船联合申报的关键人物颜泳和律师是马来西亚侨生公会总会的会长。“侨生”,在马来西亚指的就是峇峇娘惹。

  2015年4月在厦门海沧举办的“世界闽南文化论坛”上,颜泳和与时任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的陈耕相识相交成为挚友。双方商定当年7月在马六甲联合举办首届“马六甲海丝论坛”。在7月的论坛上,两会结为友好协会,并商定共同推动第二年在马六甲举行第五届世界闽南文化节。

  论坛期间一个炎热的中午,两人参访马六甲勇全殿,遇到勇全殿的秘书长苏汶财,了解到2012年勇全殿在青云亭的支持下举行了送王船活动,第二年送王船被马来西亚政府入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勇全殿被确定为该项目的保护单位。于是他们三人萌发了共同推动两国送王船联合申遗的念头,并在其后5年坚持不懈,克服重重困难推动两国民间的交流交往和联合申遗。

  还有一位为申遗作出重大贡献的是时任马六甲州政府对华特使的颜天禄先生。他在2016年1月与颜泳和等到访厦门,首先代表马六甲州政府向厦门市政府提出联合申报,并得到厦门的响应。以后他又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动了马来西亚政府联合申遗的主动积极,和马来西亚民间舆论的支持。

  做出特殊贡献的,还有马六甲“郑和•朵云轩艺术馆”的馆长黄文庆和副馆长李翔。他们不但为马六甲和厦门牵线搭桥,还出钱出力承办了马六甲海丝文化论坛和第五届世界闽南文化节,为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组织厦门送王船社区、宫庙拜会参访马六甲开展民间交流提供了许多条件。李翔先生甚至积劳成疾,未待申遗成功就不幸辞世。

  当然成功的根本还在马六甲勇全殿等华人宫庙和社团的努力。他们从19世纪开始一百多年来始终坚持不懈地传承弘扬送王船。不但自己坚守,而且敞开胸怀欢迎当地民众的参加。我们看到马六甲送王船队伍里面的印度人、马来人,我们看到这一次马六甲参加联合申遗的16个宫庙和社团就有一个印度庙,看到马来西亚政府官员(都是马来人)多次奔赴中国积极主动地参与联合申遗。在申遗成功的时刻,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和文化部长南希•舒克里发表感言:“这是马来西亚首次与其他国家联合申报的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成功证明了马中数十年来建立的关系。马中自古以来结成的深厚联系为马来西亚形成多元和独特的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和文化旅游部对所有为这项提名工作做出贡献和支持的各方表示至深的感谢,最重要的是,这些在马六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执行者。这项成功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对执行者的一种表彰,因为他们确保了这种文化和文化遗产在各个时代都持续保存着。”

  “马六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执行者”最主要的不就是在那里落地生根的华人吗?包括送王船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为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了“民心相通”的文化平台。漂洋过海的传播,几百年坚持不懈的传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并且开放包容同一块土地各种族群的参与,使送王船成为跨国度、跨文化、跨族群的共同文化仪式,传播了中华文化潜藏的人类共同价值。这种智慧我们今天应当学习、传承和弘扬。这种智慧造福今天的我们,也启迪我们:只有文化的自信和坚守,只有海纳百川的开放包容,才有文化的传播、融合与发展。

  中马送王船联合申遗的成功,为中马两国今后的联合保护、联合传承以及送王船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拓了无限的前景,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坚信两国人民一定会携手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送王船,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并为中马两国的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增光添彩。

  (作者系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组成员)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