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福建省华侨农场和谐社会建设之我见
2005年No.6 心得体会 作者:卢圣鑫
近年来,福建省华侨农场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经济总量逐年提高,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保持在8%-9%,2004年达到21.9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十五”期间我省17个华侨农场共安排基本建设投资项目253项,总投资5.1亿元。华侨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成效明显,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380多项,合同外资13亿美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7.82亿美元,到资率达到60%,建成工业区面积1.5万亩,建设工业厂房近30万平方米,城镇建设面积0.4万亩。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高优农业、生态农业、观赏农业和创汇农业,成为华侨农场农业生产新的经济增长点。归难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4年华侨农场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600元。1999年以来,经省政府批准实施的“侨居造福工程”,共完成317534平方米,其中新建归难侨职工住宅165369平方米;改造维修归难侨职工住宅152165平方米,解决了4723户16425人的居住问题,改变了华侨农场落后面貌,为归难侨创造了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大大改善了归难侨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2004年退休职工年养老金为4520元。扶贫工作取得成效。544户归难侨1354人纳入了低保,174名没有收入的孤老鳏寡和残疾人由集体供养。组织就业培训成效明显。2004年培训人员2885人,安排就业1876人。
毋庸讳言,华侨农场在改革和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各华侨农场发展不均衡,总体经济实力弱,部分归难侨生活仍很困难,归难侨职工及其子女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困难、华侨农场权益和归难侨权益保护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我省华侨农场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也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结合福建省华侨农场的情况,谈一下自己对构建福建省华侨农场和谐社会的认识。
一、以发展求和谐,推动华侨农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只有加快发展,才能为构建华侨农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促发展,增强华侨农场发展活力。把华侨农场的发展完全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统筹考虑,继续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加强对华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创新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建立华侨农场与地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机制,推动华侨农场全面融入当地社会,促进华侨农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华侨农场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国有、集体资产重组,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大力发展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混合型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华侨农场集体经济主要实现形式。放开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经营领域,积极推进各类资本进入华侨农场,实行多元投资。鼓励混合型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基础设施、社会公益服务领域建设,参加华侨农场集体经济战略性重组。建立华侨农场资产运营机制,盘活存量资产,在发展混合型经济中提高自有经济比重,确保华侨农场资产保值增值。在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和有偿规范的原则,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引导和管理,放活经营权,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组建一批农场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建立新型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调整华侨农场产业结构,提高华侨农场自我发展能力。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优化农业、推进工业、发展旅游服务业”。优化农业结构,改造传统农业,发展效益农业。加大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力度,建设高优农业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高附加值农业、创汇农业、生态农业、观赏农业、绿色食品农业。高度重视农业三引进工作,推动农业对外、对台交流。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组织华侨经济开发区投资环境推介,促进招商项目和资本对接。坚持项目带开发,大力扶植一批主业突出、产业关联度大、核心竞争力强的工业企业,培育产业群,形成产业链。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走一条效益好、耗能低、污染少,又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发展旅游服务业,上一批农业休闲旅游、工业观光旅游、自然生态、人文景观旅游项目,以旅游经济带动农场经济的发展。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增加华侨农场经济实力。认真抓好项目推介、项目开发、项目落地、项目带动等各项工作,鼓励符合产业导向的大中小项目一起上,同时注重项目间的关联配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每年争取一批“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工业项目和上亿元的投资大项目在农场落户,大力发展多种形式集体经济,积极培育财源,增加华侨农场财政收入,增强华侨农场经济实力。
二、以为民求和谐,积极维护华侨农场归难侨权益,提高归难侨生活水平
抓好贫困归难侨脱贫解困,实现共同富裕。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将华侨农场特困归难侨纳入民政部门低保对象,确保生活困难的归难侨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加快建设与农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有困难的归难侨个人交纳部分予以补助。继续探索农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广武夷山华侨农场模式,走农村合作医疗的道路。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扶持贫困归难侨发展生产和生活困难救济,开展生产扶贫、助学扶贫、科技扶贫、结对扶贫等工作,增强归难侨自我发展能力。
抓好归难侨就业再就业工作。把扩大归难侨就业放在农场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通过多渠道组织就业培训,增加归难侨及其子女就业门路,鼓励华侨农场、华侨经济开发区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安排归难侨及其子女就业,使归难侨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
继续实施侨居造福工程。“十一五”期间,在原有基础上,加快华侨农场旧区改造、新村建设的步伐,促进华侨农场城镇化进程,重点放在折旧建新、集资建房。加强对侨居造福工程管理监督,对积极性高、条件具备的华侨农场,相对集中资金给予扶持。
积极维护华侨农场及其归难侨权益。认真解决华侨农场土地确权发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减轻华侨农场负担,简化手续,全面完成我省华侨农场土地确权发证工作。维护华侨农场土地权益,重视解决在开发区建设中失地归难侨的安置问题。
三、以风正求和谐,凝聚各方面力量,形成构建华侨农场和谐社会的合力
密切联系华侨农场及其归难侨,对华侨农场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善于细心体察归难侨愿望和利益要求的变化,认真研究和处理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利益调整问题,做到“重侨意、顺侨心、谋侨利”。
积极开展为侨服务。按照福建省委提出的“以心换心,政策规范,服务至上,凝聚合力”的要求,时刻把归难侨的冷暖挂在心上,满腔热情地继续关心、帮助归难侨这一特殊群体,努力为归难侨办实事、办好事。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由于多数华侨农场地处边远偏僻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部分归难侨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应加强对归难侨的教育,引导归难侨树立新的创业思想,新的就业观念。以领导干部创新意识、改革发展的思路来引导;以领导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形象来引导,帮助归难侨树立正确的思想,不断更新观念,带领他们投入到构建华侨农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中去。
开展华侨农场社区侨务工作。以场部和管区为单位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加强社区建设,提高归侨侨眷自我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社区功能,构筑为归难侨服务的平台,组织归难侨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娱体育活动,提供活动场地,配置设施器材,丰富归难侨文化生活,激发归难侨的建设热情,形成社区为侨服务,侨为社区作贡献的良好格局。
四、以民主法制求和谐,构建华侨农场和谐社会的稳定环境
加强侨务法制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其《实施办法》对华侨农场的权益作了明确规定。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侨法,领会侨法精神,明确侨务部门依法护侨的职责和内容。大力宣传侨法,提高全社会对侨法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爱侨护侨氛围。健全完善信访工作机制,解决好涉侨信访问题,更好地维护归难侨的合法权益,使侨法真正落到实处。
加强华侨农场民主制度建设,营造归难侨参政议政良好氛围。通过归侨侨眷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归侨侨眷参与华侨农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华侨农场职工群众,完善农场职代会等基层群众性合法组织,探索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在配备华侨农场领导班子、安排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时,适当考虑安排一定比例的华侨农场归难侨干部职工,保证华侨农场归难侨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要确保华侨农场民主渠道畅通,使华侨农场矛盾问题得以及时消除,切实维护归难侨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改革管理体制。华侨农场要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强化华侨农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惩治各种社会犯罪,依靠国家和法律的权威力量保证华侨农场的一方平安。
五、以提高执政能力求和谐,加强对华侨农场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
要努力提升华侨农场领导能力、行政能力和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华侨农场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为华侨农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深化和完善华侨农场领导体制改革。华侨农场领导体制移交地方管理后,各地形成三种管理模式。要根据华侨农场不同的区位特点,组织调研,认真总结,积极探索,不断加以健全和完善。
加强对华侨农场的领导。建议农场所在地党委配备坚强的农场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坚持民主集中制,保证政令畅通,保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央和省委的决策能够顺利贯彻执行。提高华侨农场领导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适应当前国内外侨情的变化,不断提高领导水平。
发挥华侨农场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华侨农场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要真正起到联系归难侨、服务归难侨、表达归难侨诉求、化解矛盾、关怀社会、协调利益的作用,进一步凝聚侨心,发挥侨力,把广大群众团结起来,有效地实现社会整合。
充分发挥华侨农场海外关系多的优势。加强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联系,积极向海外宣传国家对归难侨的关心和扶持,宣传华侨农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取得的成就,鼓励海外侨胞和华侨农场归难侨的海外亲友参与华侨农场各项事业建设,调动海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福建省华侨农场和谐社会的建设。
(作者系福建省侨办副主任)
本栏目责任编辑 朱凌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