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奋进新征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正文

牢牢把握团结奋斗时代要求 广泛汇聚民族复兴磅礴伟力
————安徽省侨务部门念好“四字诀”谱写新篇章
2023年NO.3 奋进新征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作者:安徽省侨办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发出了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动员令。安徽省各级侨务部门自觉对标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新征程上侨务工作的使命任务,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

  同频共振,念好“统”字诀。安徽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的明确要求,坚持结合主题教育、立足本职工作、紧盯目标任务,用心画好海内外“最大同心圆”,努力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一是不断加强党的领导。省市两级建立协作机制,各地党委把侨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常委会专题听取工作汇报,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部署。二是持续发挥协作机制作用。六家涉侨单位召开侨务工作协调会,常态化会商工作,坚持重要文件集中学、重要问题集体议、重大事项一起干。三是部门、区域联动得到强化。省人大民宗侨外委与省教育厅、省侨办共同推动我省实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的修改。淮北、宿州建立皖北双城侨务工作合作机制,芜湖市侨青委与亳州留联会达成合作共识。

  凝心铸魂,念好“聚”字诀。安徽始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的要求,坚持把凝聚侨界人心、汇聚侨界力量作为首要任务。一是坚持政治引领和为侨服务并重。组织举办侨界代表人士培训班研修班、庆祝建党100周年座谈会、《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连心侨”云上见面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做好授荣工作,邀请来皖考察,加强对侨界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安排重点侨胞列席省市两会,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二是紧密联系青少年群体。通过华裔杰青论坛、世界侨青群英会、百名侨青安徽行等平台加大力度做好工作,增进其对祖(籍)国文化认同、情感认同。滁州承办“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安徽冬令营和夏令营活动,加拿大、西班牙等国家华裔青少年通过“云端课堂”,深切感悟中华文化和“徽风皖韵”。三是常态化精准化惠侨暖侨。“六侨”单位深入开展“暖侨行动”,建立医疗咨询就诊平台;组建法律顾问委员会,广泛开展多形式侨法宣讲,进一步优化网上涉侨政务;围绕侨胞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立法调研和工作调研,做好侨务信访,协调解决涉侨问题和纠纷。在签证绿卡发放、国籍认定、户籍恢复等方面为华侨华人提供周到服务。合肥、铜陵、安庆、黄山等地通过举办海归校友迎春团拜会、华侨华人元宵联谊会、侨乡新春民俗盛典、端午中秋佳节欢庆会、“侨胞回家过节”等活动,与侨胞畅叙乡情,温暖侨心。

  创新创业,念好“创”字诀。紧紧围绕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三地一区”目标,服务科创新侨创新创业,助力安徽以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开展侨力对接系列活动。持续开展侨地、侨政、侨银、侨校、侨侨等侨力对接,大力推进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安徽(合肥)侨梦苑建设,举办欧美同学会“双创”大赛、长三角海创论坛、“海聚英才·合创未来”海外创新创业大赛,积极引进侨资侨企。着力打造“百家侨企”项目对接会和巢湖侨创峰会“双招双引”品牌,吸引千余名侨商、侨界高层次人才来皖考察交流。各市积极邀请华侨华人到当地考察洽谈,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等省内重大品牌活动,促成一批涉侨项目签约落地。合肥举办多场海外“双招双引”云上见面会,聘请海外“双招双引”大使协助开展涉侨引智引资。亳州利用国际药博会,积极邀请侨商侨企来亳对接洽谈。滁州、马鞍山深入贯彻“一改两为”,帮助侨企解决生产经营困难。宣城举办“创业在宣·城邀您来”海外归国青年人才宣城行活动。二是开展“海联同心安徽行”系列活动。聚焦乡村振兴和青年工作,开发“徽州文化与当代中国”研习营、未来产业菁英汇、台湾农企皖乡行、安徽海联同心讲座等交流项目,在全省推动建设承载不同功能、各具特色的“海联同心驿”。三是搭建双引平台,共享改革发展红利。建立省、市、区三级联动的引资引智一体化工作机制,选派干部赴高新区和“侨梦苑”挂职,成立招引专班。建设孵化平台,以我省科创新侨在海外设立的匈牙利欧侨产业园、俄罗斯列宁商贸园为载体,打造“侨梦苑海外创业基地”,为科创新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和商业网络、人脉资源支持。加强省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建设,与“科大硅谷”签订合作协议,与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侨梦苑”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政策叠加,发动在皖侨企围绕十大新兴产业进行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以文化人,念好“文”字诀。坚持推动中华优秀文化海外传播和华文教育发展,不断扩大安徽地域文化的吸引力。一是打造安徽文化标识。对外宣推“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特色美食品牌,在海外新媒体设立安徽文旅账号推送安徽文旅图文视频。举办“中国双世遗名山对话”活动,发表《黄山对话 屯溪宣言》,以中国仅有的四大双世遗名山为标识,做促进自然生态建设、传播中华文化和推动中西文明互鉴的工作。全省各地在接待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参访时,以独具地域特色的老庄文化、曹魏文化、淮河文化、桐城文化、长江文化、徽文化等行走线路,宣介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理念,以文化人,以文感人。开设“安徽海联同心讲座”,围绕安徽名人、学术、文学、艺术、文物、非遗、建筑、科技等文化标识,以地域文化小切口讲出中华文化好故事,增进海外侨胞的家国情怀。二是统筹多领域华文教育资源。召开全省华文教育工作座谈会,与教育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教育基地、中国侨联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传承基地和六大主题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省外事办公室国际交流合作基地有机结合,吸纳历史博物馆、文化遗址、自然与历史遗产等,丰富华文教育内涵,集聚华文教育资源。三是培养华教师资力量和打造华教精品课程。举办华文教师线上研习班,提升海外华文教师教学水平。联合教育部门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通过考核业务能力和政治品行,定期随机走访、总结考评等方式,发现华文教师骨干力量。打造精品课程,立足特色地域文化,打造“云游安徽”“学唱黄梅戏”“徽菜探寻之旅”“宣纸制作”等系列特色课程,生动展现安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强化海外华裔对祖(籍)国的文化认同。四是搭建用好对侨文化宣传平台。在已建成的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两所国家级华文教育基地基础上,审核遴选23所师资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对外交流丰富的大中小学校为首批安徽省华文教育基地,省委常委亲自授牌,着力打造多层级华文教育基地。五是举办各种侨务外宣活动。与《俄罗斯龙报》《印尼国际日报》等海外华媒合作开设“魅力安徽”宣传专版和侨务特刊,制作《侨在安徽》宣传专题在中国新闻社网站推广,向海外展示国内及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支持创新创业的环境,增强对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的感召力、吸引力。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