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主任论侨务   > 正文

涵养侨务资源促进安徽崛起
2011年NO.2 新主任论侨务 作者:张箭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安徽省侨务工作有了长足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明显增强。新形势新任务为侨务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侨务工作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服务安徽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活力和能力,是侨务部门必须予以重视并认真加以研究的重要理论和现实课题。

  一、深化思想认识,科学审视侨务资源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一)侨务资源的丰富内涵。侨务资源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资源,内容极其丰富,包括人才资源、资金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市场资源、关系资源、管理资源、文化资源、教育资源等。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侨务工作,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对侨务资源都做过重要论述,对侨务工作寄予望,并与时俱进提出过新的要求。作为政府侨务部门,我们应该深刻地领会、全面把握党的几代领导核心丰富的侨务资源思想,有效地调动侨务资源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二)侨务资源的显著特点。侨务资源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海外华侨华人拥有雄的资金实力和广泛的商业网络优势。另一方面,海外华侨华人的智力资源潜力巨大。而这也是安徽的特色。我省改革开放出国留学人员绝大多数都学有所成,大多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技进步和创新关键是人才。随着中国发展和强大,各种人才资源所发挥的作用甚至会超过资本资源所发挥的作用。海外华裔专业人士掌握高新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熟悉国际规则又没有语言文化障碍,正在成为我省实施“科教兴皖”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侨务资源的独特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许多华商纷纷回国投资兴业,既支援了家乡建设,又使自身事业得以发展。

  二、积极开拓创新,不断提升侨务工作服务安徽加速崛起的成效

  未来五年是安徽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是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时期,是工业化城镇化向更高水平跃升的加速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深刻变革的转型时期。我们要从安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需要出发,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安徽省“十二五”规划和全省重大发展战略,在更广领域、更高层面、更深层次提升侨务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好侨务工作在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优势和作用。

  (一)精心打造品牌活动,着力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做好服务。近年来,安徽省先后构建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皖北振兴等重大战略,为安徽省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侨务工作大有作为搭建了平台。“十二五”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我省“十二五”规划和这些重大发展战略的要求,把经贸合作交流作为重点,充分发挥联谊、服务和引导功能,与海内外建立更加广泛的联系,努力把他们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转化为推进安徽科学发展的动力。今年是我们确定的“外事侨务为安徽崛起服务年”,我们将在过去举办重大涉侨活动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整合资源,组织“聚焦安徽谋发展、四海百团江淮行”主题活动。在这个主题活动框架之下,拟开展以下系列活动:围绕皖北振兴战略,在海外侨商淮北行活动的基础上,在皖北六市轮流举办“海外华商皖北行活动”,为皖北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搭建平台。围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适时举办“投资皖江•合作共赢”主题论坛、“华侨华人皖江创业发展洽淡会”、“海外高层次专业人士皖江行”及长三角、珠三角侨商安徽行等活动。会同皖北六市举办“海外华商皖北行”活动,为皖北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搭建平台。积极推动筹建华人华侨创业园和高新产业孵化基地,发挥侨资企业集聚发展的示范效应。

  (二)大力涵养侨务资源,着力拓展海内外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只有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的联谊与沟通,才能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增加共识,促进合作。我们要牢固树立“大侨务”观念,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联络联谊,特别注重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商会的联系。近年来,虽然安徽省侨务资源在逐年扩大和增多,但与沿海省市相比仍然比较缺乏,尤其是缺少重量级的大财团、大侨商、大集团资源。我们要坚持以联谊增进感情,以服务加强联系,以文化提升认同,以机遇促进事业,以活动带动互动,多管齐下涵养和培育侨务资源。着力做好海外侨胞中青年人士工作,根据他们处于人生创业关键阶段的特点,积极举办各类有利于其发展的联谊、考察、经贸、文化等专题活动,增进他们对祖(籍)国和家乡的认知与感情,推动安徽省侨务资源可持续发展。着力做好重点侨领和知名人士工作,灵活发挥地缘、亲缘、业缘和同根同文的纽带作用,加大邀访力度,持续巩固和发展他们与安徽省的密切关系,促进广大海外侨胞扩大深化与安徽省的交往合作。着力做好华裔新生代工作,凭借安徽省丰富多样的人文历史和山水旅游优势,举办以弘扬中华和谐文化为核心、以学习参观交友为主要内容的夏(冬)令营活动。加强省海交会平台建设,借助换届机会,聘请海外知名人士为海交会的名誉会长、副会长、海外理事等,调动海外侨胞热爱安徽、支持安徽、投资安徽的积极性,促进安徽与海外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交流。

  (三)注重改善侨界民生,着力促进侨界和谐建设。全面落实党的侨务政策,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妥善处理侨务信访,依法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在皖合法权益。精心实施“关爱工程”,切实解决困难归侨侨眷的医保、社保、低保、救助等问题。加大散居农村贫困归侨侨眷帮扶工作力度,做好“送温暖”活动、冬赈扶贫、医疗义诊、扶助孤儿等工作。贯彻《安徽省华侨捐赠条例》,规范海外侨胞在安徽捐赠行为。围绕“万侨助万村”活动,积极引导侨务资源投向农业、农村,加快改善农村民生,促进新农村建设。各级侨务部门要自觉树立服务意识,找准服务定位,积极引导、扶持侨资侨属企业发展。要加强与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紧密型的互动合作办案关系,加大加快涉侨经济纠纷和侵权案件的处理,帮助他们解决在生产经营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法律顾问团”等工作机制,及时主动地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提供各种帮助和服务,推动重大涉侨经济纠纷解决。另外,联合省涉侨部门对全省侨资、侨属企业发展状况开展专题调研,争取出台安徽省维护侨商投资权益的规范性意见。认真总结安徽省实施侨属企业贷款贴息10年来的经验,争取提高贷款贴息的资金额度,进一步提高侨属企业贷款贴息工作成效。

  (四)拓宽文化宣传渠道,着力服务安徽软实力建设。安徽是文化大省,“徽学”是中国地方三大显学之一。“徽文化”有众多遗存,特别是世界遗产保护区,是华文教育的重要阵地。“十二五”期间,安徽省侨办将与暨南大学、华侨大学进行紧密合作,有计划、有目标地把安徽黄山地区打造成“和谐文化教育基地”、“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并逐步发展成为海外新生代体验文化、交友寻根、休闲度假、观光游览的胜地。加强与海外华文传媒、宣传文化机构和联谊合作,进一步发展同海外重要华文媒体的战略伙伴关系,促进海外华文媒体与国内媒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渠道,加强与华侨华人社团的合作,探索建立与海外华人文艺团体合作机制,促进海外华人文艺团体与安徽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利用春节、国庆等重要节日,继续组织富有特色的文艺团组赴海外演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扩大安徽在海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加强侨办机构队伍建设,着力强化更加有力的组织保障。认真贯彻即将召开的全国侨务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研究新时期安徽省侨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针对目前安徽省侨务工作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形势下进一步开拓创新侨务工作的新路子,要通过开好全省侨务工作会议,切实解决一些制约安徽省侨务事业发展的问题,加强机制创新,开拓安徽省侨务工作新局面。充分发挥好侨务部门在侨务工作中的政府职能作用,认真履行好侨办在侨务工作中的统筹协调职责,健全完善“五侨”联席会议机制,切实发挥好涉侨部门的整体合力,努力形成侨务工作大合唱的生动局面。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按照新时期对侨务工作的要求,对安徽省基层侨务工作机构进行调研,健全完善县一级侨务工作机构,建立上下合力、内外协调的侨务工作机制,使基层侨务工作得到更好地开展。要根据安徽省实际情况,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结合侨务工作实际,组织好侨务工作重点课题的研究,不断探索、总结侨务工作的基本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侨务工作新思路和新举措,并对侨务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意见,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加强侨务干部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增强创新和服务意识,努力使侨务工作更加贴近侨胞,不断提高为侨服务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水平。-

  作者简介

  张箭,男,汉族,江苏南京人,大学学历,经济学硕士,1983 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9月-2010年4月任湖北省商务厅(外经贸厅)副厅长、党组成员(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在上海世博会挂职,兼任上海世博会外事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2010年4月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侨务办公室、港澳事务办公室) 主任、党组书记。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