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主任论侨务   > 正文

强化内引外联服务“两个率先”
2014年NO.2 新主任论侨务 作者:王 华

  作者简介:王华,男,汉族,1963年8月出生,江苏人,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日语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长期从事外事工作。1998年8月任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2003年6月任江苏省外事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2010年6月任中国驻日本新潟总领事馆总领事,2013年12月任江苏省侨办主任、党组书记。

  近年来,在国院务侨办的关心指导下,江苏侨务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全省侨务工作要在为大局服务中打好“侨”牌、唱响“侨”声,实现新的跨越,就必须解决好如何拓展资源和利用资源的问题,在内引外联上下真功、求突破。

  一、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构筑江苏对外联络渠道优势

  侨务资源是江苏发展的一座富矿。作为开放型经济大省,广大华侨华人在推动江苏对外开放、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优势越来越明显。更好地发挥侨力,增强侨务工作新优势,就要强化对外联络,积极构建大外联格局,形成江苏联系海外侨胞的独特渠道和优势。

  解放思想,拓展联络对象。侨务干部要敢于解放思想,勇于打破藩篱,破除狭隘认识,强化“大外联”意识,做好资源涵养工作。要破除地域束缚,面向海外6000多万华侨华人,既要做江苏籍华侨华人的联谊工作,更要加强同其他省籍华侨华人的联系交流。随着海外侨胞思想观念的更新,他们回国创业首选不再是回乡,而是哪里合适就到哪里发展。江苏“创业高地、投资福地、旅游胜地、宜居乐园”的美誉,成为侨胞回国发展的首选地之一,这是我们拓展联络对象的独特优势。要前移工作关口,将留学生纳入工作对象。据统计,近几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一直保持高位增长,仅去年就达45万人,预计今年将超过50万人。对此,要确立“今天的留学生就是明天的侨,就是未来江苏侨务工作的重要资源”意识,以前瞻性眼光涵养新兴资源。

  多措并举,拓宽联络渠道。着眼江苏侨务资源在全球中心城市的布点工作,联合基层侨办分批组团赴海外开展联谊,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海外华侨华人超过十万人的60个中心城市中,每个市至少联络10位以上侨领和10个以上著名侨团。以做大做强海协会、侨商会为平台,大力发展新会员,力争年内在海外专业人才比较集中的欧美地区和侨商比较集中的东南亚地区,发展200名左右具有一定专业造诣或经济实力的新成员。增设“海外江苏之友”区域联络中心,向江苏侨务外联的一些薄弱地区拓展,延伸侨务工作触角。在对外交流合作比较活跃的地区,尝试通过以侨引外、以外促侨等方式,拓宽工作渠道。此外,要加强国内著名大学海外校友会、海外34个专业协会的联络联谊,通过举办“海外江苏之友”、海外华侨华人社团负责人研习班、“华裔青少年未来之星夏令营”等联谊活动,协办、承办、联办和参加世界华商大会、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中国侨务论坛、中国侨商论坛、海外华侨华人专业协会会长联席会等大型侨务活动,重点加强与参政华人、中青年侨领、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杰出人士的联络联谊,培育优质资源。

  突出重点,开展侨情调研。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推动江苏侨务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基础性工作。办党组研究,将2014年确定为省侨办调查研究年,大力强化“调研立办”的意识,使调查研究工作在省侨办蔚然成风。在对侨务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开展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拓展外联渠道,调研江苏现有海外侨务资源的数量结构、分布地区和基本特点,调研侨胞经济科技实力、侨团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主要困难问题,弄清江苏侨务资源的优势有哪些,找准全省对外联络的短板在哪里,制订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要分批组织各级侨务干部,到侨务外联工作开展有特色、有亮点的省份调研交流,学习借鉴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总之,决不能满足于迎来送往、举办一些常规性活动,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着力形成一批质量较高、具有实际指导成效的调研报告,指导和推动江苏侨务外联工作。

  整合资源,加强侨情数据库建设。结合江苏各级侨办近年来积累的海外资源等,发挥“华东六省一市及广东侨务合作机制”的作用,使江苏海外侨务资源形成“面上全球覆盖、量上大幅增长、质上显著提升”的良好局面。对掌握的侨情资源进行科学分类整合,建立六大新兴产业人才数据库,成立专业委员会;建立侨商数据库、海外专业协会数据库、海外侨团数据库等,确保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海外资源找得到、用得上、有成效。

  二、发挥优势,牵线搭桥,着力服务江苏“两个率先”

  侨务工作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想方设法把海外华侨华人的智力资源、资金优势和江苏发展需要对接起来,科学引导侨智流向、侨资投向,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摸清江苏发展需求。要着眼服务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六大战略”、“八项工程”和“十项举措”,主动加强同人社、发改、经信、科技、商务等行政机关和科技园、创业园、开发区、重点创新型企业、科研院所特别是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的协调沟通,了解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对海外高端人才和资金的需求。江苏省侨办将会同各市侨办和相关单位,建立人才、资金和项目需求库,增强侨务引智引资工作的针对性。

  打造引智引资载体。遴选服务意识强、基础条件好、海外创业人才较为集中的园区,作为重点服务园区。发挥其品牌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把这些园区打造成富有侨务特色的引智引资优质载体和平台,形成侨办牵线搭桥、相关部门配合、园区(企业)对接落实的引智引资模式,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高端科技项目落户江苏。

  创新侨务品牌活动。着眼提升影响力和向心力,坚持更加贴近侨胞创业实际、更加贴近江苏经济发展所需的原则,对现有的侨务品牌活动进行改进优化升级。今年,江苏省侨办与上海、浙江侨办联办的“相聚长三角”活动,由粗泛化向精细化转变,紧紧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水资源开发利用”这两个专业领域,选好联办城市和对接企业、园区。在办好第6届“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江苏行”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为将其打造成江苏侨务引智工作的大品牌,做好前期调研和筹备工作。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办好第十七届“海外江苏之友”活动,力争在参会嘉宾的层次、活动规模和成效上较去年有较大提升。发挥侨办与侨资企业、海外人才关系密切,又熟悉当地经济发展的优势,坚持人才引进与对接转移并举,把苏南地区“腾笼换凤”与沿海地区“筑巢引凤”相结合,把苏南产业转移与苏北、苏中产业承接相结合,做实“苏南侨商(人才)苏北行”活动。会同省经信委、科技厅、环保厅、南京大学等相关部门单位,邀请海外相关专业人士,举办智慧城市、新能源、新医药、环保、养老等产业项目交流、专题论坛,将海外智力资源转化为服务江苏发展的具体举措。

  服务江苏海外拓展。着眼省内人才需求和海外专业人才分布情况,江苏省侨办将联合省人社厅、科技厅、教育厅及相关市、县,赴海外开展专题引智引资活动。围绕服务“走出去”战略,发挥侨胞在海外的商业网络优势和了解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优势,进一步探索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新路径、新方法,帮助省内优质企业“走出去”发展。

  三、强健队伍,提升能力,推动江苏侨务工作创新发展

  当前,侨务工作的目标、思路和方法已经明确,面临的机遇也十分难得。实现侨务工作创新发展,关键在侨务干部,核心是提升能力。

  振奋工作精神。江苏对外交流合作广泛,经济外向度较高,侨办要做的事情很多,侨务工作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大有可为。特别是在引进海外侨智侨资、做好为侨服务工作方面,如果我们不主动作为,就会造成缺位、错位、不到位的被动局面,各级侨办也将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作为代表各级政府处理华侨事务的侨务干部,不要事情没做就气馁,更不要妄自菲薄,而是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切实增强侨务工作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这样,侨务事业才有干劲、有动力、有希望。

  广泛开展学习。侨务工作是外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不完全等同于外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时代性。侨务干部要有强烈的本领危机和知识恐慌意识,切实加强学习。以深化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为载体,把侨办变成一个爱学习、做学问的单位,深入开展党的理论、业务知识、外语、礼宾礼仪以及与开展侨务工作密切相关的经济、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活动,重点突出对侨务政策法规、引智引资政策和江苏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学习。侨务工作活力在基层、经验在基层,省侨办机关干部要主动向市、县侨办同志学习。机关内部各处室之间,也要相互学习。通过扎实有效的学习,进一步筑牢理论基础,做到政治上立场坚定、业务上精益求精。

  拓宽培训渠道。把培训作为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想方设法为干部培训创造机会和条件。在年前组织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的基础上,要通过参加国务院侨办、省委党校举办的各类培训班、“走出去”培训、采取以会代训等形式,扩大培训员额,拓宽视野。今年的全省侨办主任会议,我们组织省侨办机关干部全员参加、全程参与,就是一次以会代训的学习机会。此外,还要通过内部轮岗、到其他部门交流锻炼、到驻外使领馆担任侨务领事、到基层挂职以及到省侨办扶贫点任职等多种方式,加强干部培训。

  改进工作作风。要把侨办机关的作风建设同树立党和国家的形象联系起来,同服务侨胞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在全办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理论联系实际之风、求真务实之风、雷厉风行之风。要提高工作效率,对于能办的事、能完成的工作要认真办、加速办,以奋发有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精神状态,不断提升抓落实的能力。-

  (作者系江苏省侨办主任)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