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与探讨   > 正文

邓小平“独特机遇论”在新时期中国侨务发展战略中的继承与发扬
2014年NO.2 研究与探讨 作者:张 斌

  内容提要:邓小平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敏锐地把握到中华民族几千万海外同胞中蕴藏的巨大能量,指出华侨华人是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机遇”,并把海外华侨华人作为实施对外开放的重要启动力量。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环境,邓小平的侨务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均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为继续发挥海外侨胞潜在优势,江泽民提出“优势论”和“资源论”;为充分发挥侨务工作独特优势,胡锦涛提出了“三个大有作为”和“四个积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提出“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独特机遇论”奠定了侨务工作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所具有的战略性前沿地位。新形势下,“独特机遇论”对引资引智、华文教育、公共外交、“一带一路”建设等侨务工作领域的理论指导意义依然重大。

  一、“独特机遇论”的形成及精髓阐释

  (一)邓小平侨务思想的形成过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的开始。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周恩来等侨务思想的基础上,邓小平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实际,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侨务思想,其过程经历了发轫、完善和升华三个阶段:

  (1)发轫阶段:拨乱反正,提出“庙”与“菩萨”论。

  早在1941年,邓小平在给一二九师做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报告时,就要求把我国“真实的战斗生活反映到国际中去,流传到华侨中去,传播到大后方去”。希望运用宣传的力量,争取国际社会的援助和理解,进而争取更多有利于我方发展的“机遇”,这种思想奠定了邓小平侨务理论形成的基础;1977年7月,邓小平作出了“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的著名论断,为“海外关系”正名定性,标志着邓小平侨务理论的起点;1978年,邓小平提出著名的“庙”与“菩萨”论,并在其直接过问下,国务院侨办重新恢复办公,使沉寂多年的侨务工作恢复了生机与活力。

  (2)完善阶段:发挥侨胞作用,将海外关系转化为现代化建设的资源。

  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邓小平的侨务思想也日臻完善。1979年,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指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心向祖国,爱国主义觉悟不断提高”。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香港同胞时指出“凡是中华儿女,不管穿什么服装,不管是什么立场,起码都有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这些论断是对广大侨胞的客观评价,充分肯定了侨胞心系桑梓的爱国情怀。邓小平在1979年同胡厥文等工商界领导人谈话时提出“我们欢迎海外的华侨、华人都回来走走。一是了解我们的国家,二是看看什么事情可以参与,可以尽力。我们相信在国外的华侨、华人是会热心支持我国的建设事业的”。在邓小平直接关心下,香港同胞伍淑香于1980年4月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成为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首批实践者之一。

  20世纪70年代,针对华侨华人丰富的智力资源,邓小平曾形象地把华裔专家比作“活的宝贝”,并感慨道:“华人中有很多人才,如李政道、杨振宁,多几个这样的人才就好了。”邓小平在“引资引智”方面发挥侨胞作用的思想,是构成邓小平侨务思想的重要元素。除此之外,在邓小平侨务理论中,也充分肯定了侨胞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中的独特贡献。1979年,邓小平为《美洲华侨日报》题词道:“希望大家在为促进祖国的统一和四个现代化方面尽你们能够尽的力量,做出更多的贡献。”

  (3)升华阶段:探索改革开放之路,提出“独特机遇论”。

  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压力,邓小平根据当时特殊的情况,做出了侨胞是我国“独特机遇”的著名论断,使得邓小平侨务理论得到了完善与升华。1990年,邓小平在会见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时指出:“我们还有几千万爱国同胞在海外,他们希望中国兴旺发达,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1993年,邓小平在与上海各界人士共迎新春佳节时指出:“中国与世界各国不同,也有自己独特的机遇,比如我们有几千万爱国同胞在海外,他们对祖国做出了很多贡献。”

  二、邓小平“独特机遇论”的主要内容及阐释

  邓小平侨务思想是成就、拓展我国侨务事业的理论基础和力量源泉。主要内容由对外开放论、“一国两制”论、海外关系论、“独特机遇”论以及一系列有关侨务工作的政策、原则、观点论述组成。邓小平侨务思想的精髓就是著名的“独特机遇论”。关于“独特机遇”的理论,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解读:

  (一)“独特机遇论”符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大局。邓小平将海外华侨华人的作用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战略大局紧密联系起来,这关系到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否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等重大的战略性问题。邓小平充分肯定侨胞的爱国属性,主张在引资引智、统一大业等方面发挥侨力,这都是从国家发展战略大局着眼的表现。

  (二)海外华侨华人自身具有的特殊优势是“独特机遇论”的根基。华侨华人具有爱国爱乡的民族情结,有着庞大的人口数量以及分布优势,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技知识,他们希望有强大的祖(籍)国作为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另外,海外华侨华人熟悉所在国以及中国的国情,是中外合作交流中的友好桥梁和纽带,并且与岛内有着广泛的联系,在促进祖国统一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独特机遇论”是侨务工作的重要特点。侨务工作的机遇很多,潜力无穷,工作到位会给部门所在地区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进而深化和拓展侨务工作的效益和成果。面对丰富的海外华侨华人资源,各级侨务部门能否真正“抓”住这种“独特机遇”,并非完全在于所在的省、区、市是否具有庞大的侨胞群体,而是在于“为侨服务”是否到位,是否能打开侨务工作的新思路,结合地方特色,吸引更多的侨务资源。

  邓小平把几千万海外同胞看作是中国大发展不可多得的“独特机遇”,这一“独特机遇论”的论述非常精辟,意义十分深刻。邓小平关于海外侨胞作用的“机遇论”思想,所包含的三方面的主要内容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

  三、“独特机遇论”的继承与发展

  (一)江泽民提出“优势论”和“资源论”:继续发挥海外侨胞潜在优势

  2007年,江泽民指出 “小平同志把发挥华侨、华人的作用,作为我们国家一个独特机遇,并且把它同我国大发展的机遇,紧密联系起来,这对于全党同志在新形势下,加深对侨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具有极其重要、深远的意义。”他强调,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加强同华侨、华人的经贸合作和科技交流,并借助他们吸引更多的外商来华投资和开展更多领域的合作交流,增进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如何利用形势和抓住机遇,江泽民认为: 我们“要有时代紧迫感,抓住机遇;要有历史的责任感,珍惜机遇;要有科学态度,用好机遇。”

  江泽民在许多方面发展了邓小平侨务思想,最突出的是创造性地提出华侨华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独特优势和宝贵资源,即“优势论”和“资源论”。江泽民指出“海外侨胞作为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统一的积极力量,有着独特优势,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江泽民还把利用侨务资源与“走出去”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他强调,实施“走出去”战略,华侨华人及其创办的企业,可以发挥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是邓小平认为华裔科学家是发展我国科技事业“活的宝贝”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

  (二)胡锦涛提出 “三个大有作为”和 “四个积极作用”:充分发挥侨务工作独特优势

  胡锦涛在接见参加全国侨务工作会议代表时曾指出:“在凝聚侨心、发挥侨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贡献方面,侨务工作大有作为;在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方面,侨务工作大有作为;在开展民间外交,传播中华文化,扩大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方面,侨务工作大有作为。” 2008年3月,胡锦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中国致公党和侨联界联组会议讨论时指出“充分发挥他们在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在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方面的桥梁作用”。“三个大有作为”、“四个积极作用”的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新时期侨务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独特作用和重要地位,提出了充分发挥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重要作用的新要求,对做好新时期侨务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2] [下一页]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