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与探讨   > 正文

探索涉侨研究的新视野与新路径
————记“华侨华人蓝皮书”的九年发展历程
2019年NO.3 研究与探讨 作者:蔡晶游国龙

  “华侨华人蓝皮书”工程的提出背景

  华侨大学自建校以来,一直秉承“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为完成国家赋予华大的使命,华侨大学历任校长皆重视“华侨华人研究”。2011年,第六任校长丘进提出了“华侨华人蓝皮书”工程,旨在结合全国乃至于全球华侨华人研究力量,增强优势特色领域研究能力,加强华侨华人学科建设,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在第七任校长贾益民、第八任校长徐西鹏的持续支持下,目前华侨大学已连续出版八本《华侨华人研究报告》,把“华侨华人蓝皮书”打造成华侨大学的高端智库品牌。海内外华侨华人研究专家,几乎都在“华侨华人蓝皮书”上发表过专门文章。李安山、李明欢、张秀明等国内华侨华人研究界学者被“华侨华人蓝皮书”编辑部聘为特约作者。每年“华侨华人蓝皮书”的出版都吸引了海内外媒体的争相报道,已成为海外侨界高度关注的盛事。

  “华侨华人蓝皮书”的关注议题

  “华侨华人蓝皮书”紧扣时代主题,每一年根据不同的热点,研究海内外华侨华人的新变化。大致来看,这些年的研究成果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一)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建设

  “华侨华人蓝皮书”关注“一带一路”倡议下华侨华人起到的作用以及可能面临的难题,指出华侨华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特殊和优势角色,及其在不同国家的实力和作用存在差异。民心相通方面探讨了华侨华人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交往,促进相互了解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在东南亚的案例中发现,尽管华侨华人与当地居民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但在长久的往来中,依托自身经济实力和影响力,推动了妈祖信仰、中国民族舞蹈等极具特色的文化向外传播。贸易畅通方面探讨了华商在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中发挥的作用。比如东南亚华商凭借雄厚的实力与华商网络,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畅通营造了良好环境。而新生代移民作为一国沟通内外的桥梁,在推动中国与全球各国的双边贸易合作方面也作出了突出贡献。政策沟通方面聚焦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相关侨务政策与对外政党交流应注意的相关问题和挑战。在马来西亚的案例中发现,马来西亚华人公会是中国大陆之外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华人政党之一,积极响应并参与推动中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二)中华文化传播与华文教育研究

  “华侨华人蓝皮书”针对华侨华人民间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各国华侨华人的教育状况等方面进行探讨。具体包括新一代美国、东南亚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东南亚华人的中国印象;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非洲等地的华文教育历史演变、现状和相关政策;台湾地区对外华文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等,并对华文教育在增进人文交流、促进华人社会融入、中华文化认同等方面的作用有丰富的探讨。在泰国华裔青少年文化认同案例中,发现多元化和理智化特点;在东南亚案例中,发现新一代东南亚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总体认知不如上一代,但目前中国国家形象建设已在东南亚华人中取得较好成效,共享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播在中华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意义;在美国案例中,发现华文教育是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新一代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比上一代有所衰退,也比不上生活在境内的国人。

  (三)国际移民潮流和规律研究

  “华侨华人蓝皮书”将当代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新变化置于当今全球化时代国际移民大背景下进行探讨,对华侨华人主要居住国家或地区的华侨华人人口规模、分布、结构、发展趋势、移民发生和变化的规律等进行梳理和剖析,涉及的国家包括英国、意大利、爱尔兰、美国、墨西哥、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文莱、日本、韩国、印度、蒙古以及拉丁美洲各国等。

  (四)海外华侨华人生存和发展状态研究

  “华侨华人蓝皮书”持续关注全球化对华侨华人社会的影响,华侨华人的人口趋势、社团、族群关系、社会发展、经济和政治地位、文化变迁与文化融入、对外影响等方面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范围涉及各大洲,比如北美地区华侨华人族群研究,大洋洲华侨华人研究,拉丁美洲华侨华人的生存、适应与融合,欧洲华侨华人人口构成,台籍华人全球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等,也涉及周边国家和地区,比如东南亚华侨华人社团与社会研究,日本、韩国、蒙古等国华侨华人研究。

  (五)海外华商及其经济行为研究

  “华侨华人蓝皮书”对华商在东南亚、欧洲、美洲的各个国家以及港澳台等地区的财富积累情况、经济实力的变化及其在当地及祖(籍)国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华商在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投资情况,以及国内招商引资引发的相关问题;海外闽商网络在福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泰国华商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给华商企业带来的冲击;近十年中国与东盟国家金融联动性的变化与华商发展;华侨华人对中国的慈善捐赠、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面临的问题;华侨华人的扶贫帮困情况等进行了探讨。

  (六)新形势下侨务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华侨华人蓝皮书”始终以“为侨服务”的中国侨务政策为出发点,表达对新形势下侨务政策的见解。探讨并深化了对华侨华人历史、现状、趋势、涉侨政策法规以及如何做好华侨华人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并为建立科学的侨务理论提供支撑。2017年华侨华人研究报告聚焦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相关侨务政策与对外政党交流应注意的相关问题,提出侨务工作面临新移民数量增加带来的挑战,主张把握新侨特点,拓展创新侨务思维,以侨务公共外交开拓新侨务。2018年华侨华人研究报告中,从国际公法的角度分析如何对华侨权益进行保护。

  “华侨华人蓝皮书”的研究特点

  “华侨华人蓝皮书”每年定期出版,是一个强调时事的年度报告,它与学术期刊不同,更看重调研和一手材料。它的研究特点如下:

  (一)强调海外实地调查

  “华侨华人蓝皮书”剖析新侨情、解读新问题、探索新路径,均是来自对海外实地调查所获得的翔实、可靠的一手材料的综合、实证分析。它要求作者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比如《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8)》“华侨华人与中国形象”的专题。总报告《美籍华人心中的中华文化内核》以2016年底到2017年初,作者对美国华人的大样本调查统计为基础,和国内的本土调查数据进行比较;《东南亚华人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现状调查报告》和《东南亚华人的中国形象认知调查报告》都是基于超过500名以上东南亚华人的调查问卷和访谈进行分析。这样的研究深入扎实,提出的分析和建议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二)强调新数据与定量研究

  与目前华侨华人研究学界多采用定性分析方式不同,“华侨华人蓝皮书”强调使用大量数据和统计方法获得一些量化指标,直观且客观地呈现、反映一些新的现象和情况。如采集人口抽样数、移民统计、贸易总额、文化认同、甚至是价值观等数据,进行可视化的定量分析。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高度的信服力,得到专家的广泛认可。《海外华商财富变化趋势研究》得到了第六届“优秀皮书报告奖”二等奖、《泰国新生代华裔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研究》得到了第七届“优秀皮书报告奖”二等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畅通及华商效应研究》得到了第九届“优秀皮书报告奖”三等奖。这都是在每年四百多本皮书,三、四千篇皮书报告的评奖中脱颖而出的高质量报告。

  (三)强调跨学科研究,综合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

  华侨华人研究报告作者的学科背景十分多元,研究领域分布于统计学、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与文化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因此,“华侨华人蓝皮书”对华侨华人的研究范围既广且深,体现出大视野,深容量的特点。现在还有学者利用心理文化学这个以整体人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推动学科交叉整合,进行创新性的探索。

  九年历程,“华侨华人蓝皮书”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优势资源,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从2013年起,连续六年在皮书评奖中斩获大奖。此外,还为华侨大学培养了一批华侨华人研究专家,成为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的中坚力量。未来“华侨华人蓝皮书”将认真贯彻十九大提出的智库建设目标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侨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视察暨大重要讲话精神,继续擦亮华侨大学的金字招牌,依托新时代的技术手段,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华侨华人研究学术共同体,不断进行涉侨研究创新路径探索,为皮书研创、培养人才作出贡献。并将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打造社会实践金课,深入侨乡,进行政策宣讲和公益帮扶,将“华侨华人蓝皮书”涉侨研究的学术成果与侨乡发展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把“为侨服务”的使命落到实处。

  (作者分别系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副教授,“华侨华人蓝皮书”编辑部副主任;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华侨华人蓝皮书”副主编)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