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与探讨   > 正文

鼓浪屿华侨文化传承刍议
2020年NO.2 研究与探讨 作者:郑文标 卢泽楷 马心怡

  2017年,“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继2007年广东“开平雕楼及其村落”申遗成功之后,第二个拥有浓厚华侨文化色彩的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上近80%的历史风貌建筑都是归侨侨眷的产业,鼓浪屿文化的主体部分是鼓浪屿的华侨文化。据2004年的人口统计,岛上两万余人中一半以上的居民具有归侨侨眷的身份(《厦门市志》2004),归侨侨眷是鼓浪屿近代史上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在鼓浪屿申遗的论证过程中,因突出其“国际”特点,强调其在租界时期形成的多国文化的历史遗存,作为鼓浪屿文化的最主要部分华侨文化被一定程度弱化。因此,如何在保护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传承鼓浪屿华侨文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鼓浪屿华侨文化的发展

  鼓浪屿华侨文化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便利的海运条件和较为安全的社会环境使鼓浪屿成为闽南华侨回国后首选的落脚点。来自闽南各地的东南亚华侨在此地打造了聚居地,构建了辐射东南亚的金融网络以及经贸网络,逐渐树立起鼓浪屿在闽南华侨华人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鼓浪屿在跨国金融网络和经贸网络中发挥作用主要根源于大量归侨侨眷的入住。当时鼓浪屿具有相对稳定、宽松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区服务和基础设施,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大量闽南移民返乡后选择入住鼓浪屿。1911年鼓浪屿的人口大约为12000人(《海关十年报告:1932-1941》1990),到1930年已达20465人,到1941年,该岛人口更是达到43000人(《厦门华侨志》1991)。短短三十年时间,鼓浪屿人口增加近3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归侨侨眷。归侨侨眷的大量涌入,鼓浪屿归侨侨眷聚居地的形成,使鼓浪屿发展成为联接福建与东南亚的跨国网络节点成为可能。

  归侨侨眷的聚居促成了鼓浪屿涉外行业的发展。携大笔资金归国的华侨富商定居鼓浪屿,诸多钱庄、银行、侨批局等多在鼓浪屿上设立办事处和营业点,使其成为闽南地区金融业的重镇。

  鼓浪屿归侨投资的多属南洋之侨商,其中航运业具有重要分量,如新加坡归侨林秉祥创办和丰轮船公司、印尼归侨黄仲涵设立建源号、菲律宾归侨叶清池创办厦门船坞厂、越南归侨黄仲训修建黄家渡码头、菲律宾华侨林玉中和林玉屏兄弟建造中谦码头等。华侨在鼓浪屿港口建设及南洋航运业上的大量投资,造就了鼓浪屿得天独厚的跨国经贸网络资源。鸦片战争后设立的海关副税务司公馆旧址和海关理船厅公署旧址至今还留存于鼓浪屿上,见证着鼓浪屿作为当时中外商贸交流重要纽带的历史。鼓浪屿航运业的繁荣便利,为华侨投资的实业创造了对外贸易的良好条件,使鼓浪屿的产业具有海洋文化特性。通过航运业与产业的紧密衔接,形成了连接福建与东南亚各地的经贸网络。

  经过半个世纪的蕴育与发展,鼓浪屿逐渐成为福建归侨侨眷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并编织成了会通东南亚各国的金融服务网络及跨国经贸网络,形成了浓厚的华侨文化。但在日军侵占等因素冲击下,鼓浪屿华侨文化日渐衰落。改革开放之后,鼓浪屿在旅游中心的新定位下进行了历史文化的保护规划,但无法改变鼓浪屿华侨文化衰落的趋势。

  鼓浪屿华侨文化的特点

  归侨侨眷是鼓浪屿发展繁荣的重要支撑,鼓浪屿华侨文化是鼓浪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鼓浪屿华侨文化的内容丰富并饱含正能量,在物质层面上,主要体现在华侨兴建的造型独特的别墅楼宇;在精神层面上,包括其背后的华侨海外生存故事及其展现的华侨精神。鼓浪屿华侨文化中的建筑遗存与精神文化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共同构成鼓浪屿华侨文化的基本要素。

  从物质层面上看,鼓浪屿上的华侨建筑是鼓浪屿华侨文化的最主要载体,如海天堂构、黄荣远堂、黄家花园、瞰青别墅、容谷别墅等,具有多元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及东南亚等地多样的建筑要素,在综合殖民地外廓式建筑和闽南本土建筑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厦门装饰风格”,体现了鼓浪屿华侨文化兼容并蓄的特征。

  从精神层面上看,鼓浪屿华侨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体现在鼓浪屿华侨的个人成就和社会贡献上,如鼓浪屿华侨的捐资办学体现了浓烈的爱乡情怀,鼓浪屿华侨的抗战故事蕴含着浓厚的爱国情操,鼓浪屿华侨的创业经历彰显了爱拼才会赢的拼搏风格,鼓浪屿华侨的对外商贸表现了不畏艰险的开拓精神。鼓浪屿华侨精神是福建海丝文化精神的具体表现,在当前海丝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体而言,在鼓浪屿华侨文化蕴育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鼓浪屿华侨文化是中西文化的融合剂,具有较强的包容性。鼓浪屿文化是华侨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多元共存的典范,从工部局(鼓浪屿公共租界的行政管理机构,1903-1945)董事的人员构成到岛上房产的建设开发,从公司企业到医疗文教,都可以看到华侨、本土乡绅与外国侨民的合作。其中华侨的海内外生活经历使其成为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融合的润滑剂,华侨文化的包容性促成了鼓浪屿上多元交融的格局。二是鼓浪屿华侨文化是福建海丝文化的体现,具有明显的开放性。鼓浪屿上的归侨侨眷,其祖籍地并不仅限于鼓浪屿或厦门地区,而是分布在福建特别是闽南各地,其对外经贸往来则广泛分布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鼓浪屿华侨在经济、政治、文教等各领域高度活跃,编织起联结着福建与东亚、东南亚各地的经贸网络,华侨文化的开放性特点使鼓浪屿成为近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申遗后鼓浪屿华侨文化的传承

  鼓浪屿申遗成功为鼓浪屿文化的保护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鼓浪屿华侨文化的传承也提上了日程。应当充分借助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海丝建设的有利条件,对鼓浪屿功能定位重新进行审视,使鼓浪屿华侨文化重新获得生机。

  鼓浪屿华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强调对鼓浪屿华侨的物质文化进行保护的同时,还应在精神文化层面进行总结提炼。华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分支及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掘鼓浪屿华侨文化的潜在要素,促使鼓浪屿华侨文化得以呈现和传承,并避免因时间推移而被遗忘,这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之一。

  首先,结合遗产资源,复原华侨文化。从两次世界大战到改革开放,不同时代的风云变幻从未中断海外华侨与鼓浪屿的联系。鼓浪屿华侨们修道路建码头,办水厂铺电话,筑别墅办学校,成为鼓浪屿建设的主要力量,并在鼓浪屿上留下了大量的华侨文化遗产。通过对鼓浪屿潜在华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系统挖掘,追踪园林景观、别墅建筑背后的华侨故事,实现华侨历史故事与现实场景相对接,将华侨文化嵌入到鼓浪屿的现实场景中,在保护鼓浪屿华侨建筑的同时,也使其所承载的文化得以复原。

  其次,开拓传播空间,再现华侨文化。通过发动鼓浪屿原住民、商家和管理机构等多方力量,结合艺术创作,借助不同空间再现和传播华侨文化。鼓浪屿每年拥有上千万游客,可结合现场的景观资源,利用公共空间向游客展示华侨文化,如可开发思源广场,在华侨修建的水井旁树碑介绍华侨公共服务精神,有助于传播饮水思源的中华美德。引导商家加强华侨文化的开发,运用华侨民宿、华侨博物馆等形式,在商业空间再现鼓浪屿华侨的生活场景,如褚家园咖啡馆展出数百张家族传承的老照片,向进店消费的顾客讲述鼓浪屿百年来经历的华侨故事,既提升了商家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游客,又传播了鼓浪屿华侨文化,获得双赢的效果。另外,可借助媒介平台,以短视频、电视剧等形式传播鼓浪屿华侨事迹,推介鼓浪屿华侨文化。

  再次,维系人脉网络,延续华侨文化。随着海内外鼓浪屿华侨的老龄化,新生代华侨与鼓浪屿联系渐弱,对祖籍地的认同感式微,导致鼓浪屿华侨文化失去生命力。因此,维系人脉网络是延续鼓浪屿华侨文化的关键。应通过发挥鼓浪屿有关涉侨部门和各方宗亲会的作用,发扬寻根谒祖传统,定期举办寻根、扫墓、祭祖、捐赠等活动,使鼓浪屿海外华侨回国常态化,使之成为联系鼓浪屿海外华侨的纽带,维系鼓浪屿华侨文化的传承。同时,通过鼓浪屿华侨文化的传播,吸引新侨群体参加鼓浪屿相关活动,为鼓浪屿华侨文化注入新的动力,也是延续鼓浪屿华侨文化的重要举措。

  海丝背景下鼓浪屿华侨文化发展的路径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鼓浪屿华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推动丝路建设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同时也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传播中华文化。

  鼓浪屿华侨文化的传承应把握时代脉搏和机遇,依托作为海丝建设核心区的福建省和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厦门市,发挥东亚、东南亚人脉相通及两岸血脉相连的优势,传播华侨文化,打造海丝高端品牌,在海丝建设中实现自身发展。福建华侨华人通过业缘、地缘、乡缘等社团组织,构建起一张由移民网络、商贸网络、金融网络相互交织叠加的网络,这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特色资源。历史上的鼓浪屿曾经成为这个网络的一个重要的中心节点,当前应借助鼓浪屿华侨文化打造吸引全球华侨华人的平台,如以鼓浪屿为基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丝华侨文化品牌,在鼓浪屿举办“全球华侨华人论坛”,形成凝聚全球华侨华人的品牌活动,打造全球华侨华人的商贸、会议及文化交流中心,通过发展华侨文化相关产业,实现鼓浪屿功能定位的升级。

  鼓浪屿华侨文化是海丝文化的重要代表。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的孕育与发展,体现着共融共享的多元文化精神。通过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的内涵建设及形象提升,推动鼓浪屿华侨文化走出国门,向东南亚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行传播,可以更有效地传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和海丝文化的影响力。

  同时,鼓浪屿除了华侨文化之外,还蕴含着大量的两岸交流历史,林氏府、淑庄花园等都是台湾居民移居鼓浪屿后的著名建筑,流传甚远的“鼓浪屿之波”名曲即反映了两岸亲情。在传播鼓浪屿华侨文化的同时,传播鼓浪屿的两岸文化,也有利于促进两岸民心相通。

  总之,申遗的成功使鼓浪屿再次获得了站上世界舞台的机遇,通过对鼓浪屿华侨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传播,可以使“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得以彰显,从而使华侨华人可歌可泣的历史文脉得以传承。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