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与探讨   > 正文

华文夏令营对华裔新生代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及思考
2020年NO.3 研究与探讨 作者:夏雪

  华文夏令营致力于影响和增强华裔新生代的中华文化认同,并能够在世界舆论场中对住在国受众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

  不少华裔新生代没有受过系统的中华文化熏陶,既不能听也不会说中国话,更不会写中国字,不仅缺少对祖(籍)国的感知和了解,故土情结也比其父祖辈淡薄,甚至难以理解和接受父辈对故乡的情谊,对华侨华人社团活动不甚感兴趣,难以产生“游子意”“故人情”之类的民族心理情感。正因如此,增强海外华侨华人尤其是华裔新生代的民族认同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民族认同感包括民族自我认同、民族归属感、民族社会参与和文化实践等几个要素。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最根本的之一是文化因素。

  华裔新生代的中华文化认同

  华裔新生代的文化认同是双重的。一方面,他们在较大程度上认同住在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家庭、历史等原因,中华文化的部分被保留了下来,作为一种内赋性和内生性的文化情结,其民族的生理特征和文化特质始终难以丢弃。而在华裔新生代群体中,存在“文化冲突”的现象。华裔新生代从小生长在住在国环境中,接受当地教育,但由于外貌、肤色等,他们会被打上文化标签,因此一些人表示,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会产生身份认同的困惑,从而产生寻根意识,这就需要从自己族群的文化、传统中汲取精神力量。实际上,海外生活并不可能使他们完全剥离祖(籍)国的文化。

  增强华裔新生代中华文化认同的意义

  我们一直将华侨华人视为沟通祖(籍)国与世界的“桥梁”“纽带”,当前,华裔新生代逐渐成为这一“桥梁”的主要构成力量,只有他们具备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才可能形成对祖(籍)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具备了中华文化认同,才能在世界舆论场中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综观当前中国所处的国际舆论环境,仍旧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向世界说明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好中国声音”。华裔新生代的价值观和话语方式是在住在国形成的,其话语诠释相对而言更符合住在国的理解模式。他们了解住在国的文化,如果也了解中国的现实,就具备了客观、全面介绍中国的可能性,以住在国话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因此,增强华裔新生代的中华文化认同,使他们更加理解中华民族及其价值观念,有助于他们更加积极地应对关于中国的信息,有利于更好地建设话语渠道,应对国际舆论。同时,应该注意到,随着代次更迭,华裔新生代由文化适应转而被住在国文化逐渐同化,难以理解祖辈父辈的中国情结,其中华文化认同感也将随之减弱。而随着全球化发展,强势文化推进和传统文化的式微,也会影响华裔新生代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当前,中国的发展为增强华裔新生代的中华文化认同提供了一些有利因素。一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华裔新生代提供了更多接触、学习和了解的机会与渠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海外的双向文化交流发展迅速,文化交流的范围也得到扩大。初期,在双向文化交流中,中国更多地是吸收西方优秀的文化和技术。随着国力提升,中国文化已开始走向世界,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是沟通“中国梦”和“世界梦”的重要途径。这一背景下,华裔新生代在住在国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传播的影响力。中华文化的海外载体如各种侨团、孔子学院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华裔新生代了解中华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二是“中国机会”激发了华裔新生代认识、了解中华文化的主观能动性。三是中国重视加强与华裔新生代的文化交流与凝聚。21 世纪以来,中国的涉侨部门创建了诸多文化交流品牌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海外侨胞的文化需求。针对华裔新生代,则主要通过邀请他们到中国参加华文夏令营来引领他们认识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国现实,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华裔新生代对中华文化认同现状

  华文夏令营是以华裔新生代为工作对象的文化交流活动,与社会上的其他涉外夏令营相比,国内涉侨部门举办的夏令营并不是单纯地教授知识或者带孩子玩耍,而是带着历史责任感,为推进华裔新生代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而努力,并产生了较好的现实作用。资料显示,参加夏令营的华裔新生代年龄主要集中在 9—14 岁,有时候也有 16—18 岁的青少年参加。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正值价值观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学习与实践,会对其价值观、文化认同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华文夏令营是有深远意义的工作,值得深入探讨,精心策划,长久坚持。为此,我们对参加2016年上海市“亲情中华华文夏令营”的19 位营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营员年龄在 9—18 岁,分别来自 10 个国家和地区,85% 的营员父母皆是华人。统计数据显示了华文夏令营对华裔新生代中华文化认同影响的一些因素。

  家庭在中华文化启蒙、传播、传承方面有关键作用;住在国当地中华文化机构和活动有一定影响力。在被问到“何种机缘使您开始接触了解中华文化”时,受访营员中,选择“父母教导”的占 44.4%,选择“通过当地的中华文化活动”的占 29.6%,选择“久居中国”的占 25.9%。而当被问到“加深对中华文化了解的渠道”时,36.7% 的人选择“向父母请教”,23.3% 的人愿意“到当地华文教育机构学习”,30% 的人选择“到中国游学”,10% 的人选择“网络远程教育”。多数人是通过父母的教导而开始接触了解中华文化的,家庭在文化启蒙、传播、传承方面作用关键。数据还显示,受访营员大多数表示自己从小就愿意亲近中华文化,对住在国当地的中华文化活动总是有兴趣,并自愿去参加。这说明,所在国当地的机构、社团组织的中华文化活动对华裔新生代有一定的影响力。

  营员希望通过夏令营学习中华文化知识并愿意向其他人展示自己所知、所学。问卷中罗列了夏令营课程可以设置的内容,包括“语言、舞蹈、音乐、武术、国画”,根据统计,营员表示最想学习的前三位是“语言”“国画”“武术”。19 名受访营员中有 12 位明确表示愿意向其他人展示自己所知、所学的中华文化知识。有的人表示,中华文化对自己而言是有意义的,可以使自己知道自己的根。这些现象显示了华裔青少年有主动学习中华文化的意愿,并在一定程度上以此为自豪。

  多数人对夏令营的期待并不仅仅是学习中华文化。他们中大多数还期待“认识新朋友”,“游玩上海,去很多新地方,让自己开心”“有空出来的时间”,也有一部分人表达了“学习中文、了解更多中国文化,如礼仪、历史、战争”等的意愿。总体而言,19 位受访营员中,有 17 位表示此次活动达到了自己的期待。

  借助华文夏令营增强华裔新生代中华文化认同的思考

  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与华裔新生代保持联系的长效机制。在管理层面,可由涉侨部门规划与华裔新生代保持联系的长效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人员联系、文化传播的新平台。在技术层面,可以应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长期联系机制,从而关注华裔新生代的成长,并能根据他们的成长适时提供中华文化产品,满足他们了解祖(籍)国文化的愿望,从而增强文化认同感和互动。

  华裔新生代群体是一个还在成长、变动的群体,如何与其保持联系是一个难题。为此,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几方面多管齐下。一是根据历年夏令营及其他活动资料,建立华裔新生代资料数据库。可制定一个数据收集标准,然后由各地根据各自资料分别创建并统一汇总。二是向华裔新生代定向推送国内侨务文化活动信息。涉侨部门有许多针对华裔青少年或者适合他们参与的活动,比如,可以根据数据库资料向符合条件的华裔新生代定向推送活动信息,可以设立一个专门以传播中华文化知识为目的的公众号,推送诸如“上海路名变迁”、“十二节气小常识”、“中国传统节日传说”等微观中华文化知识。着重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描述,主要针对汉语水平较弱的华裔新生代及其他学习汉语的人群,增强其了解与亲切感。此外,还可以推送涉侨文化演出、竞赛的视频。同时可以组织线下活动,采用线上线下互动方式,打造凝聚侨界人士的新平台。三是通过共建公益项目保持联系。如,上海有多项涉侨基金支持的慈善、公益项目,有一些是适合青少年参与的,如“风雨彩虹——侨爱小书包”项目。可以借助夏令营组织华裔新生代进行捐赠、考察、交流活动,并设立专门网页关注此项活动,利用数据库渠道向参与此项目的夏令营营员和其他人员推送项目进展情况。

  继续打造华文夏令营品牌。华文夏令营在全国各地有不同的主题,总体而言,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增强华裔新生代对中国的认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取得的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有必要继续完善这一品牌。首先,课程设置应注意主题连贯性。由于夏令营时间有限,所以在选题上更应注重“势”,即一以贯之的主题,文化课传授与实践考察的主题也应紧密结合,否则可能导致文化传播的碎片化。这也是调研中营员们提出的问题之一,他们认为有的活动行程略显仓促,许多东西尚未有所感触即已结束,深感遗憾。其次,课程设置不应忽略营员的心理和习惯。夏令营间歇期,可组织师资力量深入研究华裔新生代的心理状态和学习习惯,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可组织海外教育考察,使夏令营授课教师真正能用华裔新生代听得懂、能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传播中华文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面向华裔新生代开展工作,也应面向华裔新生代的“周边”进行建设。一个“周边”是营员家长。面向营员家长的工作不应被忽视。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设立由家长与营员同时参加的一日主题课程;可以在报名后即设立营员家长微信群,推送营员学习信息;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下设立夏令营专题,随时推送课程信息给家长关注。另一个“周边”是营员住在国社会。对其住在国社会产生影响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程,但是可以通过邀请海外华文学校教师回国研修,吸引更多海外侨胞青少年学习中文、认知祖(籍)国,或者也可将夏令营和海外华文教师培训两项活动结合进行。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处助理研究员。本文原载于《当代青年研究》2020年第3期)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