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与探讨   > 正文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对侨务公共外交的影响简析
2020年NO.3 研究与探讨 作者:林宏宇

  中国的侨务公共外交正逐渐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全方位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平发展战略思想,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伙伴关系理念,正确义利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等,都对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的理论形成与实践运作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作为世界上侨务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最早系统地提出侨务公共外交的概念。尽管国际上曾有过相似的“流散民外交”(Diaspora Diplomacy)等概念,但都不如中国的侨务公共外交影响大。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的侨务公共外交正逐渐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全方位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侨华人既是侨务公共外交的主体,也是侨务公共外交的客体。这种特性决定了华侨华人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之间存在某种共鸣,在进行公共外交的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这些思想理念的引领。因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也就构成了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理论的基本底色。

  和平发展战略思想成为

  侨务公共外交讲述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思想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与中国自古以来所提倡的“和合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一直坚持的就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霸权、不结盟、构建和谐世界等,都是中国所秉持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对于中国而言,和平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一项政策或口号,而是作为一种外交理念深植于中国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既是为了努力营造和平的发展环境,也是为了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是实现“中国梦”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交汇点。作为和平发展理念的长期秉持者和实践者,中国目前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得益于和平发展,未来也仍会坚持。

  随着中国实力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国家利益在世界范围内扩展,这意味着未来的中国应更加重视海外利益的实现和维护,与此同时,世界上仍有很多国家面临着和平发展的问题。从联合国有关数据来看,目前世界范围内还约有7亿人在极端条件下生活,还有很多非洲地区的人民尚处于战乱和饥荒的状态之中,从这一角度来看,和平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自身保持和平发展就是对世界和平发展的一种促进,在此基础上,中国还体现出了大国应有的责任感,打破了传统国际关系中“国强必霸”的思维定势。事实证明,中国外交中关于和平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是丰富的。随着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目光转向了中国,对于中国而言,“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海外华侨华人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他们对中华文化、中国传统以及中国的发展过程和情况都较为熟悉,且一般都对住在国的社会、文化较为了解,因此可以说,他们是在海外讲述“中国和平发展故事”的最佳人选之一。

  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

  成为侨务公共外交坚持的信念

  构建以合作共赢为特征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目标之一。在面对人类共同危机和灾难时,任何一个国家地区都难以独善其身,从这一角度来看,合作共赢才是未来国际关系的发展方向,是顺应时代潮流的。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秩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西方国家为维护自身国家利益,不顾世界发展趋势,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承担起了大国责任,在国内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而且明确提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仅不会关上,还会越开越大,在国际关系中,中国始终坚持合作共赢,促进全世界共同发展。近期,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进一步凸显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严酷性与不确定性,也就更需要国际社会的团结合作,更凸显合作共赢理念之重要。

  中国的侨务公共外交与美国最早提出的传统公共外交是有区别的。西方传统的公共外交,最终都只关注的是本国的国家利益,其背后体现的是一种零和博弈思维,而中国的侨务公共外交坚持的是合作共赢的中国“和合”观念。从历史文化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许多“和合”元素,这些都是广大华侨华人所熟悉且认同的。从现实角度来看,华侨华人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在海外从事商贸行业,他们在从业过程中更懂得合作共赢的价值与意义。因而不管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合作共赢都是中国开展侨务公共外交过程中坚持的信念。

  伙伴关系理念奠定

  侨务公共外交重要目的之一

  近些年来,有的国家为保证其世界霸权不受威胁,针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现实主义外交活动,加强与中国周边国家的同盟关系等,试图在战略与地缘上对中国进行包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是否会以某种结盟的形式应对战略围堵成为一些国际关系专家、学者讨论的问题。然而实际上,中国在面对战略压力时,并没有走向针锋相对,而是十分有远见地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努力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对于冷战思维的摒弃,在外交上始终坚持“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

  在国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中,结盟作为一种国家战略旨在为国家利益的实现服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有利于保持国际局势的相对稳定状态,因而常常和均势联系在一起。然而历史证明,均势政策并不能保证世界的长久和平,因为这一政策是大国之间的暂时妥协,与之相伴随的多是对小国利益的牺牲和漠视,且难以维持长期稳定。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第三世界首先兴起了“不结盟运动”,这对于国际关系发展而言是进步性的,是有利于世界和平的。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坚持不结盟的政策。不仅如此,为增强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和促进共同合作,中国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伙伴关系”的概念。实际上,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就包含着“群而不党”的思想。君子应光明磊落,合群而不结党营私,这也是对西方传统冷战思维、盟友外交的超越。

  中国的侨务公共外交也受此伙伴关系思想的影响。侨务公共外交说到底,就是通过华侨华人这样一个群体,让世界更多的人民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进而愿意与中国交朋友,结伴而行,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正确义利观同样是侨务公共外交秉承的理念

  义利观就是价值观。人的价值观决定其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国家也同样,在国家处理国际关系时,首先要处理好义与利之间的关系。

  正确义利观也是中国在处理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关系时一贯坚持的价值准则。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实力快速增长,近些年取得的发展成就更是世界瞩目,但从中国国内来说,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就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而言,中国也仍是发展中国家。不管是从国内还是从国际角度看,中国都是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的。中国对待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始终坚持义利统一,有时候甚至义要先于利。中国的这种义利观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中“利益至上”的超越。

  同样,中国侨务公共外交也深受这种义利观的影响。海外华侨华人在海外的身份很多是商人,他们在海外进行经商贸易时,都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义与利的关系有着精神上的共鸣,且在海外实际践行着义利结合的价值观念,这本身也就是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秉承的宣传。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

  是侨务公共外交研究实践的重要方面

  当今的国际安全问题相较于冷战时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共卫生危机、恐怖主义、毒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走私等非传统安全在国际社会中的威胁性越来越大,再加上全球化时代各个国家之间关系愈加紧密,世界上各个国家在面临安全问题时,都再难以独善其身。虽然根据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国家安全问题一般都是国家主导的,但是在当今时代,国家安全问题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不管是国家政府还是社会中的个人,都应该重视安全问题,应有正确的安全观。

  中国侨务公务外交也受到新安全观思想的影响。侨务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保护海外华侨华人的安全利益不受侵害。华侨华人在海外的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因而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安全观思想,也是做好侨务公共外交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指引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的理论构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终极理想。作为一种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继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理念,又吸收了国际上先进的科学发展思想和社会进化理论,因而它同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从内容上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涉及政治、经济、安全等多个方面;在层次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双边命运共同体、地区命运共同体、全球命运共同体等多个层次。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对未来世界的总体性的蓝图、规划,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纲领性的指引,同样地,也指引着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的理论构建。因为侨务公共外交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华侨华人更好地融入住在国社会,共同构建和谐的命运共同体。

  总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作为一种全方位的总体外交理念,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战略前提是建立在对国内和国际形势综合分析的基础之上。其目标是推动“中国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其路径是坚持走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道路,其核心变量是正确义利观与新安全观。同时,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既包括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也包括中国特色的外交布局、外交风格和外交过程。这些内容都对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的理论形成与实践运作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作者系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