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与探讨   > 正文

让世界理解中国海外侨胞可为、善为、大有作为
2021年NO.6 研究与探讨 作者:龚思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全球,重创了世界经济,打破了生产和生活秩序,并仍然在制造危机与恐慌。在此背景下,疫情更像是一支催化剂,将国际关系中的暗涌变为湍流,将国家间角力、意识形态分歧放大为全面博弈和此起彼伏的叫嚣对抗。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理解中国是一项异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疫情以来,各种污名化等海外负面舆情加剧了我们在国际上一直被误读、很难被理解的尴尬处境。结合这些年的工作实践以及对外交往中遇到的典型案例,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发挥海外侨胞独特作用,凝聚这一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面貌。

  海外侨胞助力营造对华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是一种使命也是现实需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广大海外侨胞的参与和努力,营造对华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更需要海外侨胞发挥身处其中的优势,持续投入心血、推动形成利好氛围。对海外侨胞而言,这首先是一种使命,这种使命源于与祖(籍)国血浓于水的感情、唇齿相依的关系以及日益密切的联系。毫无疑问,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海外侨胞都留下了令人称颂的光辉印迹。在自身经济科技实力不断增强、政治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逐渐提升的过程中,海外侨胞始终满怀对祖(籍)国的深情,汇入侨资,为经济发展社会繁荣注入活力;投入侨智侨力,为科技强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增添动力。同时,祖(籍)国的发展壮大以及在国际舞台的地位和影响,也深刻影响着海外侨胞在住在国的发展,甚至关系到其对自身权益的争取和捍卫。特别是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等多领域密切交织的今天,海外侨胞也将自身发展深度嵌入其中,与祖(籍)国联系的紧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另一方面,因疫情加剧的对华“恶意”恶化了海外侨胞的生存环境,种族歧视、人身攻击等事件在多地出现,即便那些在海外出生长大的华裔新生代也因黄皮肤的特征,难以独善其身。再加上国家间战略博弈的加剧,一些国家发起了与我国的科技脱钩、人才脱钩,在海外从事高科技的华侨华人在专业发展上遭遇了不公正待遇。这些窘境、困境给海外侨胞带来困扰的同时,客观上也逼迫他们积极行动起来,通过推动形成对华有利的舆论环境,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

  海外侨胞分层清晰、分布多元

  可辐射影响不同领域的海外受众

  目前,海外侨胞的结构和层次已发生变化,如,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数量持续增加,“两栖”侨胞日益增多等。面对分层清晰的海外侨胞群体,我们要凝聚力量、发挥作用,就应明确立场,分类施策,尤其在对待海外华人的立场上,既不能将其同华侨完全等同看待,也不能同一般外国人完全等同看待。这一立场决定了在发挥海外华人作用方面要建立心理预期,要首先尊重和理解其对住在国的感情,其次才谈得上对祖(籍)国有所贡献。具体而言:

  新侨立足融入当地社会,是提高族群影响力的新生力量。他们扎根当地,在壮大事业发展的同时,通过承担社会责任、投身公益等方式,将个体深度嵌入当地社会肌体,也注重发挥侨团凝聚力,增强族群在发声、维权等方面的能量。

  华裔新生代承续华夏渊源,是传播中国声音的潜在力量。他们虽生在海外、长在海外,但与祖(籍)国有着剪不断的根脉联系,他们往往也是在国际交往中较为活跃、有机会传递信息的一个群体。如若承担起传播中国声音的角色,他们的海外背景使其成为客观介绍中国发展和制度,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良好媒介。

  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跻身前沿发展领域,是影响住在国主流社会的重要力量。以美国为例,据统计,旅美侨胞专业人才众多,54%的成年人拥有学士以上学位,远高于全美35%的平均水平。仅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文理院就有华人院士300余人,其他在高科技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工作的专业人士超过20万。这一庞大群体本身就是海外华侨华人优秀形象的代表,他们与祖(籍)国在专业领域的合作为其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在住在国业界的成绩和影响力使其声音更易引起重视。虽然当前美国等国家与我国之间的博弈影响到这一群体与祖(籍)国的合作交流,但放眼未来,他们仍会是海外主流社会了解和认识中国的重要渠道。

  亦静亦动、寓言于行

  通往理解之门蕴含多重路径

  海外侨胞从遭受歧视排挤到扎根当地进而有所成就,经历了漫长且极不平凡的艰苦历程。一路走来,无论在世界的任何角落,有华侨华人的地方,都能在当地闪耀出华人特色和光辉。与侨胞们的发展历程类似,我们国家在困难和挫折中坚定前行,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此时此刻,祖(籍)国的发展与海外侨胞的发展深刻交织,较以往更加处于高度契合的同频共振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努力。仅就传递中国声音、增进文明交流互鉴而言,国内国外交互影响的现实,为海外侨胞发挥优势和作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渠道和支持。

  行胜于言,立身就是最好的展示。海外华侨华人逐渐走出“唐人街”等相对封闭的族群聚居区,在融入当地社会、广泛参与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越来越深入。侨胞们敞开怀抱,从市井邻里到雅室宾朋,充分浸染当地社会的烟火气、风俗味,进入话语圈,在当地活得好、过得实,本身就是在塑造、展示华人群体形象。

  珍视华人历史印迹,建立与当地人的情感共鸣。华人走出国门,为住在国作出贡献的例子俯拾皆是。像华工为建成首条横贯美国东西部的铁路——太平洋铁路作出的贡献和事迹,已编入加州的教科书。还有,比利时西弗兰德大学孔子学院的外方院长作为资深“中国通”,一直在进行一战华工历史方面的研究,著书宣传,推动当地政府为华工修建雕塑群,肯定其对比利时的贡献。历史上华人为世界各地作出贡献的案例还有很多需要去发掘、研究并传播出去,让当地人理解认同华人艰辛的迁徙历程。

  用好中华瑰宝,推动海外民众在受益中主动探索。中医药在此次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像被海外侨胞冠以“神药”的连花清瘟胶囊一度脱销。在海外多次接受病患验证有效后,通过各国侨胞的努力,该药已经在菲律宾、巴西、莫桑比克等国家注册,进入当地市场。随之而来的,就是当地人对中医药的浓厚兴趣和深入接触。此外,我们在智利访问时了解到,2008年,智利立法通过了中医针灸作为替代疗法进入智利医疗体系,一些大医院陆续设立针灸科。2010年,智利卫生部成立替代疗法管理委员会,确立每年2次的针灸师考试机制。随着公立医院设立针灸科,针灸疗效的良好口碑不断发酵,更多患者希望接受针灸治疗。当地人对针灸的兴趣很快延伸到对中国哲学乃至中华文化的探究。只有感同身受,才能更好交流产生共鸣,带动更加深入的学习研究。

  打造“故事”内核,以商业化、民间化实现文化交流。在以往的对外交流中,曾遇到一个典型案例。在国内火爆的《舌尖上的中国》被比利时国家电视台引进时,国内版权方原打算无偿出让版权,结果节目在当地播出后,由于收视率高、讨论度高、社会反响好,比利时电视台出于商业思维,转而赠送了黄金时段的广告投放权。还有,最近传播甚广的李子柒短视频系列也在海外产生了积极反响,精良独特的内容在夺人眼球的同时,正潜移默化地引导海外人士关注中华文化和中国发展。文化为魂,内容为王,商业化合作符合国际交往规则,民间化交流更易抵达人心、辐射更大范围的受众。

  装点既存素材,促成“中国元素”闪光放大。中餐馆、唐人街这些在海外业已存在的“中国元素”,如能合理加以利用,都是传播中华文化、树立中国良好形象的媒介。很多国家的中餐馆、唐人街可重新布置“中国元素”,在传承历史的同时,吸收中华文化的现代传播方式,更多地体现时代特点,如在中国商城植入更多的中华文化信息,搭建更多的功能区,给当地人更深层次的购物体验,在吸引当地人购买服务的同时,自然地感受中华文化。

  深化华文教育发展,以语言为基、拓展交流理解。华文教育是保持中华文化在海外根脉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于华裔新生代找到文化根脉尤为重要。侨胞们自发开办华文教育由来已久,一些学校不仅让华裔子女受益,也在当地产生了积极影响。如巴拿马中巴文化中心中山学校,不局限于对华人子女教授中文,而是办成了涵盖中文教学、从幼儿园到高中一体化的国际学校,与本地优质学校竞争也毫不逊色,成为当地华文教育的典范。此外,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深入,中资企业不断在沿线国家开展项目合作,在缅甸、巴基斯坦等国家,已有越来越多中资企业的外籍员工学中文、讲中文。将面向外国人的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起来,在职业教育中嵌入中文教育,这种增益效应将逐步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中逐步释放出来。

  从实践来看,海外侨胞与祖(籍)国的互动正在发生变化,亟待以新形式参与祖(籍)国发展,在新合作中推动我国与世界的对话和联系。当前,我国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身处国际经济交往领域的侨胞大可发挥促进双循环的“节点”优势,抓住内循环发展机遇,进一步扩大在华业务,利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国际市场经验等便利,助力我国在外循环中取得有利地位。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朝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掌握先进技术和前沿资源的侨胞们可顺应发展大势,寻求合作发展机遇,诸如在能源高效利用、污水废弃物转化、循环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完全可以在乡村振兴中有用武之地。

  尽管国际风云变幻,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实力跃升不可避免会遭遇阻力,但海外侨胞的重要作用将一如既往地不断彰显,通过与祖(籍)国建立更深更广的内外联动,在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让世界不断刷新对中国的认知,为华侨华人形象在海外立得高、立得久持续发力。

  (作者系致公党中央联络部侨务处四级调研员)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