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与探讨   > 正文

试论粤籍侨胞的家国情怀
2022年NO.1 研究与探讨 作者:亓延坤

  粤籍侨胞历来秉承“念祖爱乡、重信明义、敢为人先、团结包容”的粤侨精神,其中,念祖爱乡包含了浓厚的家国情怀。本文拟由广东华侨博物馆藏的1919年梅县旅毛族人捐题毛银重修本岭大路记石碑说起,从粤籍侨胞的家国情怀形成原因,粤籍侨胞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粤侨精神,历史与当下视角下的粤籍侨胞家国情怀,并结合新时代进行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伟大战略中粤籍侨胞的参与与贡献,论述粤籍侨胞的家国情怀。

  广东华侨博物馆藏

  1919年梅县旅毛族人捐题毛银重修本岭大路记石碑介绍

  该石碑通高65.5厘米、宽32.9厘米、厚5.5厘米,石质。于民国八年(1919年)元月八日立,记载了旅居毛里求斯的梅县乡亲回乡集资修建家乡道路的经过,共计捐银叁佰零伍大元,最多者捐银拾伍大元,最少者捐银贰元伍角。碑文中的“毛”指毛里求斯,非洲东部岛国。1968年毛里求斯正式宣告独立,是英联邦成员国。早期毛里求斯侨胞大多来自广东的南海和顺德,19世纪中期以后逐渐以梅县客家人为主。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华侨华人在异国他乡奋斗的同时,支持家乡和祖(籍)国各项事业发展的热情高涨。侨乡的许多教育、文化、卫生事业,道路、桥梁建设,赈济灾荒等各种公益慈善举措,更是经常得到海外侨胞的捐助。“旅毛族人捐题毛银重修本岭大路记”碑是广东籍海外侨胞心系家乡、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一个缩影和印记。

  粤籍侨胞的家国情怀及形成原因

  数据显示,全世界有6000多万海外侨胞分布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粤籍侨胞有3000多万。海外侨胞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是“根魂梦”将大家连接在一起。他们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对中国革命、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事业、中国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7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正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海外侨胞是助力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力量。深入研究海外侨胞历史和文化,激励海外侨胞参与祖(籍)国建设发展,更加自信地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意义。粤籍侨胞的家国情怀形成原因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是海外“排华”。“排华”,是海外华侨多年来遭遇的共同命运。当中国人民饱受西方列强欺凌,陷入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灾难之时,一些国家掀起一股排斥华侨的风潮,海外华侨备受苛待、刁难和打击。那时,绑架华商、哄抢华侨商店乃至枪杀华侨小企业主的事件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华侨的处境日趋恶化,海外的“排华”行为导致华侨有心向祖居地转移资金,以求资金的安全性。

  二是华侨对促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责任感。早期,海外华侨生活在别的国度,饱受歧视与排斥。由于当时我国还处于贫穷落后阶段,华侨们深知,只有国家强大繁荣,他们才不会受排挤与歧视。因此,在漫长的岁月里,海外华侨们都与祖国、祖籍地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国运昌侨运兴。国家处于“落后就要挨打”的时期,华侨把家国命运与自身命运形成共同体,为报效祖国,很多华侨以家乡的急需为首要任务。他们总是乐善好施、慷慨解囊,始终不忘自己的“摇篮”。

  三是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开始丧失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民族危机不断加深。19世纪末,中国社会掀起教育救国的社会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粤籍华侨积极参与捐资兴建学校的行列。如祖籍梅州的香港企业家田家炳,倾尽毕生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四是落叶归根的心态。早期移民海外的粤籍华侨,多为躲避战乱、经商或是被拐骗。作为海外华侨都会有种“孤儿”的痛切之感。在国家羸弱的时期,海外华侨在排挤中艰难谋生,乡情族念成为早期华侨维系感情、增进团结的纽带。因此,老一代华侨骨子中的“乡土”观念都十分强烈,对子女的华文教育极为重视。“保持自身中华文化和传统”的观念也始终熏陶着世代粤籍海外华侨,形成了粤籍华侨的一种显著特征。

  五是深入人心的宗族观念。宋代之后形成的宗族观念,也让粤籍华侨从内心深处重视自身宗族的发展。粤籍华侨在海外赚取钱财之后,往往会慷慨解难,为建设自己的家乡出一份力。这样不仅能让自己的家乡得到发展,其自身在宗族中的地位也会得到提升。

  粤籍侨胞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粤侨精神

  近代侨胞在海外长期的生存中,逐渐形成团体意识、民族意识,开始关注家乡的发展,积极参与家乡建设。20世纪30年代,社会学家陈达在其《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一书中指出,闽粤华侨“在南洋所获得的深刻而悠久的经验,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逐渐顾到社会的利益;使他们由兹兹为利的私自观念,转变到为大众谋幸福的社会观念;使他们的目光放得远大,乐于经营或建设祖国的乡村与市镇”。近代以来,华南侨乡的诸种建设,举凡修筑铁路公路、举办学校医院、投资工商、兴建圩镇,都离不开侨胞的贡献。粤侨精神就是粤籍华侨华人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

  粤侨精神的表述于2013年10月11日经过近一年半的全球讨论后在澳门正式对外发布。该表述包括“念祖爱乡、重信明义、敢为人先、团结包容”十六字。自2012年下半年粤侨精神全球大讨论启动以来,得到广大海外乡亲、粤籍社团、海外华文媒体等响应,陆续征集到几百组粤侨精神内涵精神表述语。广东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和侨领对征集到的粤侨精神内涵表述语进行梳理研究。在反复推敲提炼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粤侨精神的内涵表述语。粤侨精神是对海外粤籍乡亲移民史、奋斗史、贡献史的深刻总结,是中华文化、岭南文化和广东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也是世界粤籍乡亲建设侨社、共赢发展、共圆“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海外粤籍侨领霍启恩表示,它的发布,对海外的粤籍侨胞有着重要的意义,“念祖爱乡”,尤其他们这些新生代,他们的祖辈移民到外国去,现在他们回到祖(籍)国有特别的感觉,尤其是在受到西方教育之后,更感觉寻到自己的‘根’,看到自己的发源地,特别有意义。“重信明义、敢为人先、团结包容”是我们华侨的传统,更是我们广东人的传统。

  历史与当下视角下的粤籍侨胞家国情怀

  从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建设到改革开放,海外侨胞居功至伟。一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海外侨胞冲破重重阻碍,回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当时,新中国从连年的苦难中诞生,海外侨胞对新中国的建立非常欣喜,虽然身在海外,却时刻心系祖国,希望尽快回到祖国。台山县第一任县长谢永宽在1950年给美国华侨的回信中写道“月来由于政府与人民密切合作,四乡治安已趋安……尤可告慰者,全国物价月来纷纷下跌,币值稳定,以我县而言,市面港币黑市,已不复存在。”二是改革开放以后,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包括广大粤籍侨胞,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独特贡献,是开拓者、参与者、贡献者。

  进入新时代,海外侨胞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重在民心相通,广大粤籍侨胞对中华民族的自信、自豪感前所未有,坚决拥护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凝聚力前所未有,参与中国建设、推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磅礴力量前所未有,做好民间友好使者、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成效前所未有。

  新时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伟大战略下的

  粤籍侨胞家国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在脱贫攻坚战中,海外侨胞作为一支独特力量,积极参与其中,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等参与其中,他们为贫困地区带去了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以及开放理念,为助力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样,在脱贫攻坚战中广东肩负着重要使命,广大粤籍侨胞亦对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纷纷捐款捐物,支持建设民生项目,发展农村产业,充分体现出了其念祖爱乡的家国情怀。广东省委统战部对口帮扶新丰县梅坑镇长江村,积极发挥侨务资源优势,发动广东省侨心慈善基金会、完美(中国)有限公司等筹款几百万元,为村里捐助建设太阳能路灯、自来水管网入户、人居环境整治、红色资源挖掘、一对一入户慰问帮扶等,使长江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安居乐业,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早期粤籍侨胞捐款修路热心公益慈善事业,到捐输救国侨汇对国家和家乡建设所起的重要作用,再到新时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伟大战略中粤籍侨胞的积极参与,每一个时代均体现出了粤籍侨胞的家国情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0月13日视察汕头时说道,华侨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这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心。

  (作者单位:广东华侨博物馆)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