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与探讨   > 正文

建党百年来侨胞的贡献和作用(中)
2022年NO.3 研究与探讨 作者:董珍祥 张晓彤

  (接上期)

  三、在国家科技发展中的贡献与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归科技人才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奠基性、开创性作用。一大批归国科学家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进步,促进我国成为科技强国。

  (一)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奠基

  新中国成立时,国内经济贫弱落后,社会面貌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外部还面临以美国为首的敌对势力对新中国的围堵。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许多华侨和留学生怀着报效祖国的情怀,为了中国早日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克服各种困难,冲破重重阻碍,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之中。据原高教部统计,到1950年滞留在各国的留学生和学者有5000多人,其中美国3500人、日本1200人、英国443人、法国197人、德国50人、丹麦和加拿大各20人。他们大多是抗战前后出国留学或工作的。从1949年到1954年,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的有1424人,其中美国937人、英国193人、日本119人、法国85人。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政府改变政策,对那些掌握了专业知识技术的中国留学生和科技人员采取阻挠、限制乃至禁止离境的措施,使得大批已经或即将完成学业准备回国的中国学子被迫滞留海外。从1954年底到1957年初,一批批海外留学生,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返回祖国,形成一股归国热潮,到1950年代末回国科技人才增至2500名。他们为开拓和发展新中国的教育、科技、国防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特别是钱学森、王淦昌、任新民、钱三强、陈宗基、卢嘉锡、李四光、华罗庚、王大珩、方宗熙等一大批物理学、地质学、数学、光学、生物学领域的归侨科学家,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奠基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曾几次威胁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因此,中国政府决定发展原子能事业。原子能开发与核武器制造是高精尖技术,在国外具有这方面专长的华侨华人成为新中国原子能开发和核武器制造的带头人。在原子弹、氢弹方面,钱三强功不可没。钱三强1937年到法国巴黎大学留学,跟随世界著名核物理学家居里夫妇攻读博士学位。1948年,钱三强、何泽慧夫妇一起回国。194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后,钱三强负责创建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原子能研究所)。他广集人才,把一大批在核物理学、放射化学、电子学以及相关专业颇有造诣的专家调到研究所,成为我国研究原子弹、氢弹的中坚力量。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1935年留学美国并在毕业后留美任教。1955年,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返回祖国。1956年2月,钱学森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从领导、科研、设计、生产等诸多方面对发展航空及火箭、导弹技术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原子弹、氢弹以及导弹的成功试验,使中国真正拥有了大国地位。1999年9月18日,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其中21名是归国华侨或留学生。

  (二)推进新时期我国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中心任务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并将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加速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作为重要任务。

  1.20世纪80年代。“863计划”对当代中国科技事业影响重大,为不少海外科学家和高科技人才归国发挥了推动作用。1983年3月,美国提出的“星球大战”战略防御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连锁反应,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日本、欧共体成员国相继出台相关计划,中国也在讨论如何应对新技术革命的问题。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曾经留学海外的科学家共同起草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上报中央。邓小平很快作出“此事宜速做出决断,不可拖延”的重要批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于1986年11月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863计划”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等七个高新技术领域(1996年增加海洋技术)作为发展高新技术的重点。“863计划”不仅是由海归人员提出,而且也是由海归人员执行的,这个计划的执行人之一就是后来出任科技部部长的朱丽兰女士——一位先后留学苏联和西德的化学家。“863计划”是科学家的战略眼光与政治家的高瞻远瞩相结合的产物,凝练了我国高科技发展的需求,有力推动了我国高技术的进步。随着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出台,863计划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2.20世纪90年代。1994年,中国科学院启动“百人计划”。这是我国最早启动的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是中国科学院为了加快学术带头人的培养步伐,解决当时的人才断层问题而推出的重大举措。“百人计划”是培养人才与吸引人才并重的计划。入选者当中,既有从国外招聘回国的,也有在国内成长起来的优秀科技人才,还包括那些在国外学习工作过,但已经回国工作的人才。“百人计划”实施以来取得良好效果。

  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海归人员成为中国高等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海归人员担任校长的占78%,博士生导师占63%,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研究基地(中心)、重点实验室主任占72%。中国科学院院士的81%、中国工程院院士的54%、“九五”期间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的72%,均为留学回国人员;在载人航天工程、高温超导、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绘制等重大项目和高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以及抗击“非典”的斗争中,留学回国人员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如,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于2009年底回国在吉林大学任教。2016年,他带领的研究团队经过6年刻苦攻关取得的成果入选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由于积劳成疾,2017年1月黄大年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2017年5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宣部发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知识分子”黄大年先进事迹,追授黄大年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四、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的贡献与作用

  侨胞的捐赠活动,与历史上侨胞的精神品质一脉相承,而且在新时期还显现出新的特点。他们不仅将国外先进设备以及现代理念、制度引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各项建设事业的长足发展,同时推动社会慈善公益理念在中国深入传播、发展和普及。

  (一)捐助教育事业

  一直以来,侨胞、港澳台同胞心系祖国教育事业,他们以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支持和帮助国家与地方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捐资兴教,直接兴办各种层次、类型的学校,推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如厦门大学、汕头大学、仰恩大学等高等院校,就是侨胞及港澳台同胞捐资协助国家兴办或者独立创办的。二是捐资助学,设立各种教育基金、奖教金、奖学金和留学基金,鼓励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激励莘莘学子奋发向上,比如陈嘉庚教育基金会、法国华侨教育基金会、德国华人慈善教育基金会、清华北美教育基金会等。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在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资助的同时还将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引入国内学校。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的捐资办学不仅表现在他们的祖辈与父辈身上,而且在年轻一代中薪火相传,持续不断地支持祖国和家乡的教育事业。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捐资办学活动对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和民族教育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捐赠生产设备设施

  捐赠生产设备设施,是侨捐活动的一大特色。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不断有捐赠生产设备的行动。改革开放后,捐赠生产设备出现新特点:一是捐赠整个工厂,二是捐赠小型生产设备,帮助家乡的亲属发展侨属企业。如1977年,美国侨胞许志俭与香港同胞刘浩清、邓焜捐资42.8万美元在广州兴建了中国第一家机械化养鸡场;1979年,新加坡华人陈德熏捐赠了一条价值100万美元的瓦楞纸箱生产线给广州市,创办了当时中国技术最先进的羊城纸箱厂。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出台政策,扶持侨属发展生产,允许接受境外亲友捐赠小型生产设备,发展工农业生产。在境外亲友的支持下,广东和福建的侨属企业发展很快,涌现了不少专业特色镇,侨属企业成为新时期广东、福建侨乡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色。

  (三)支援基础设施建设

  在侨捐项目中,基础设施建设是最常见的一类。因这些建设能够直接作用于侨乡的生产生活而具有直接性、有效性、公益性,深得侨乡群众欢迎,这也符合华侨华人报效乡里和改造中国落后面貌的热切心情。20世纪80年代,海外侨胞及港澳台同胞纷纷慷慨解囊,涉足基础设施各个领域,如公路、铁路、大桥、水库、电站等,为祖(籍)国和家乡大量投入,作出无私贡献。

  (四)赈灾救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救助家乡以及祖(籍)国其他地区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一直是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捐赠的重要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几次较大的自然灾害,如1987年大兴安岭发生特大火灾后,华侨华人在当时中国接受捐资渠道仍不够畅通、自身实力并不强的情况下,仍积极捐助灾区、奉献爱心。1998年,我国长江和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灾。灾情发生后,世界各地的侨胞再次发起赈灾募捐活动,群策群力,踊跃赈灾。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华侨华人所捐善款达5500余万元。2008年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50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海外侨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支持灾区人民抗雪救灾、重建家园。据统计,海内外侨胞以各种形式为抗雪救灾捐款1.6亿元。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难发生后,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他们在此次地震灾害中的捐助活动反应速度之快、捐助规模之大、参与地区和人员之广,历史上是少有的。据不完全统计,海外侨胞的捐款超过13亿元。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据统计,海外侨胞支援灾区的捐赠金额达2.2亿多元,捐赠物资价值1100万元。2013年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以及国内侨资企业捐款赠物超过2亿多元。

  在助力祖国抗击传染病疫情方面,海外侨胞发挥了十分特殊的作用。2003年中国一些地区发生非典型性肺炎疫情,海外侨胞非常关心祖国抗“非典”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各地侨办接受的华侨华人捐赠的抗“非典”款物折合人民币2.0726亿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海外侨胞捐赠的作用和力量有目共睹。他们充分发挥身处海外的优势向国内捐赠防护物资和善款,为国内打赢打好抗疫之战赢取了宝贵的时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共收到捐款折合人民币5500万元,协助募集医用防护物资390万件(套),接受捐赠医院和机构152家。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共接收捐款人民币2.56亿元,美元200万元,港币210万元。地方有关基金会也收到大量的捐款和物资。此次疫情期间海外侨胞向国内捐赠的物资价值、捐款金额比较大,特别是捐赠的医用防护物资极大地缓解了国内的燃眉之急,在我国侨捐史上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体育事业捐赠

  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对体育事业的捐赠引人瞩目,他们除了捐建一般性的体育设施外,还倾力支持中国举办大型的国际运动会。如1990年北京举办第11届亚运会时,社会集资6亿多元,约有40%来自境外的1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部分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捐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和筹办的整个过程中,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一直用各种方式参与并支持。而由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捐建的奥运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凝聚着海外赤子的一片深情,是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用爱心凝聚的“水晶宫”。它不仅是奥林匹克留下的宝贵遗产和北京城市建设的新景观,也是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贡献奥运、支持奥运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未完待续,参考文献略。作者分别系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法案室议案处干部)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