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与探讨   > 正文

建党百年来侨胞的贡献和作用(下)
2022年NO.4 研究与探讨 作者:董珍祥 张晓彤

  (接上期)

  五、在实现中国和平统一大业中的贡献与作用

  华侨华人是连接海峡两岸的纽带,是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无论是迎接港澳回归祖国,还是开展反“独”促统、促进两岸交流,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华侨华人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港澳回归祖国

  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英开展香港问题的谈判起,华侨华人对香港以及澳门回归祖国就十分关注,并以各种方式支持中国政府收回香港和澳门,助力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

  “一国两制”构想从提出到完善,与海外华侨华人所起的作用密不可分。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时,首次对“一国两制”构想作了全面论述,并通过海外华侨华人及时、迅速地向外扩散,引起热烈反响。美国、菲律宾等国的华文报刊都撰文论述了这个构想的科学性、合理性、时代性,并为这种创造性的体制创新感到无限欣慰。许多著名华人学者都对中国统一及海峡两岸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探讨,对如何实施和贯彻“一国两制”提出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在国际上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华侨华人欢欣鼓舞,他们以游行集会等多种形式欢庆回归,盛况空前。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实践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不仅为海峡两岸的统一带来光明的前景,同时也为华侨华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带来了新的契机。

  (二)反“独”促统

  海外华侨华人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上立场坚定,坚决支持祖(籍)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并希望两岸能够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和平统一。为此,他们一方面在海外为两岸的交流互动奔走呼吁、牵线搭桥,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创造和平统一的氛围;一方面采取各种行动,与制造分裂、谋求“台湾独立”的企图和行为进行坚决斗争。

  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就是促进统一、反对“台独”的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她访问北京时,受到邓小平同志接见。邓小平请她去台湾时捎去口信,建议台湾当局开放大陆老兵回乡探亲,陈香梅很好地完成了这一使命。1989年,陈香梅组织以台湾旅游、交通、纺织、机械等企业界人士为主体的考察团来大陆考察,此后台商掀起了一股赴祖国大陆考察投资的热潮。

  多年来,海外华侨华人为了反“独”促统,纷纷成立旨在推动中国统一的社团组织。目前全世界共有220多个统促会及相关团体,遍布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于2000年首次在德国柏林举行,其后相继在华盛顿、东京、悉尼、莫斯科、曼谷、维也纳、布达佩斯和中国澳门等地举行,到2019年大会已连续举办了19届,因全球发生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起大会暂停举办。第20届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于今年8月27日在四川召开。

  2004年5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正在英国访问。在伦敦与当地华侨华人代表座谈时,有侨胞建议“在目前‘台独’势力猖獗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国家制定统一法,一定要尽快制定,而且刻不容缓。”温家宝同志立刻对此建议表示肯定。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由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华侨华人纷纷发表讲话和声明,表示坚决拥护和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理念新主张新要求,强调“全球中华儿女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引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我们相信,进入新时代,全世界的华侨华人必将团结在一起,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发挥作用。

  (三)反对分裂主义

  广大华侨华人强烈反对各种分裂中国的势力。他们与“藏独”“东突”及其他反华分裂势力进行不懈的斗争,是海外反击分裂势力的重要力量。如2008年3月14日西藏拉萨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引起了许多人的误解,国际反华势力借机煽动抵制北京奥运会。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的示威游行中打出“谴责暴乱,反对暴力”“反对歪曲报道”“民族团结,汉藏一家”等标语,将西方媒体歪曲报道的照片和影像截图以及真实情况说明制成展板进行宣传,向围观人士发放反映事件真相的英文传单,帮助当地主流社会了解真相。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事件发生后,海外华侨华人纷纷谴责暴力恐怖分子的分裂与破坏行为,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抵制“世维会”等恐怖组织,并在各华文媒体发表文章,详述新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现实,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打击“三股势力”。海外华侨华人通过强有力的发声,及时反击了“世维会”的不实言辞。

  广大华侨华人是反对一切分裂中国活动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坚强维护者。他们心系中国,希望中国社会稳定,各民族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与破坏中国良好局面、分裂中国的各种势力毫不犹豫地进行斗争。

  六、在促进国家间友好交往中的贡献与作用

  广大华侨华人充分发挥熟悉或了解住在国国情的优势,促进中外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互信,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重要作用。

  (一)为中国与侨胞住在国发展外交关系发挥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普遍建立了外交关系,其中,华侨华人或进行穿针引线,或做好呼吁配合。如我国与缅甸、印尼、越南、泰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建交或复交,当地华侨华人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功不可没。

  华侨华人不但尽力支持所在国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同时还协助当地政府做好接待中国代表团的任务,以实际行动维护来之不易的友好关系。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前夕,中国政府包租的飞机在飞往印度尼西亚的途中突然爆炸,给尚未召开的万隆会议带来了极大影响。出于安全考虑,周恩来总理率领的代表团决定不在宾馆下榻,并希望住到华侨的家里。于是印度尼西亚华侨组成了“印度尼西亚华侨支持祖国亲人委员会”,专门组织、安排中国代表团的起居、外围保卫等工作。在印度尼西亚华侨的帮助和保护下,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中国代表团得以全程参加了万隆会议,在新中国外交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这段感人事迹是新中国外交的重要财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日益活跃,中国各种出访的代表团也显著增多。中国代表团所到之处都得到当地华侨华人的热情接待和帮助,圆满地完成了出访任务。尤其是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时,当地华侨华人团体更是组织侨胞到机场或下榻的酒店等地方欢迎接待,让来自祖(籍)国的贵宾在异国感受到亲人的情谊。

  此外,华侨华人在海外经常遇到所在国政界和民众对中国和中华文化不了解的情况,甚至是对中国有许多误解,这使华侨华人强烈感觉到促进所在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非常重要。为此,他们还通过推动祖(籍)国各地与外国城市结成友好城市等多种方法,帮助所在国人民了解中国、增进友谊。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往来

  改革开放前,华侨华人促进中外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是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即使在“文革”期间,华侨华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参加广交会。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于1957年开始举办,2007年后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是中国历史最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被誉为“中国第一展”。每年两次交易会,也是海外华侨华人促进与中国经济合作关系的重要契机。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通过对外商投资实行一系列鼓励和优惠政策,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投资与经商环境,在经济上也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这无疑对海外华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改革开放初期,华侨华人向中国大量投资,不仅带动了中国经济的起飞,也逐渐改变了外国资本的观望态度。外国资本从借助华商资本渠道进入中国,到开始直接进行投资,投资比重逐渐提高,世界500强中的许多大型企业集团都陆续到中国进行大规模投资。

  除带动非华人资本的投资外,华侨华人还推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在我国巨大的进出口贸易额中,来自广东、浙江、福建等重点侨乡省市的对外贸易额,占了很大比重。这其中,凝结着侨胞们的心血,蕴藏着侨胞们发挥的巨大作用。

  (三)在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中发挥独特作用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华人”。他们积极传播交流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中华传统文化习俗、中华民间宗教信仰,大大提升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如著名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致力于中西建筑理念的融合,对世界建筑界形成了巨大影响。

  除艺术外,体育交流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中国体育史上,华侨和归侨侨眷可以说是中国乒乓球、羽毛球、游泳事业发展的“助推器”乃至“奠基人”。如新中国第一位世乒赛女子大满贯选手是印尼归侨林慧卿,新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留下比赛记录的第一人是印尼归侨吴传玉,新中国第一代羽毛球运动员中几乎都是归侨等。

  七、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中的贡献与作用

  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进程中,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主要发挥了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在人民政协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海外华侨民主人士作为参加政协的团体单位之一,有15名正式代表、2名候补代表参会,其中6人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陈嘉庚还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1954年后,人民政协主要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华侨政协委员在其中同样发挥积极作用。“华侨界”因此产生并成为人民政协的重要界别,第二届全国政协有“华侨界”委员16名,第三届有17名,第四届有17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政协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归侨侨眷在政协中发挥的作用更加凸显。从第五届起,全国政协就将“华侨界”改名为“归国华侨界”,委员增加至21名,第六届、第七届增加至31名。1991年1月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将“归国华侨界”改为“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界”(简称“侨联界”)。第八届全国政协共有“侨联界”委员25名,第九届至第十一届增加至31名,第十二届为28名,第十三届为27名。

  自2001年,全国政协开始邀请海外侨胞列席政协大会,海外侨胞具有了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机会和行使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权利。截至2019年,共有588名海外侨胞代表应邀列席政协大会。

  (二)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发挥重要作用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相关法律文件规定,第一届全国人大有华侨代表30名,代表1700万的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在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中行使职权。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提出不承认“双重国籍”原则,鼓励华侨根据自愿原则加入住在国国籍或保留中国国籍。因此,从第二届全国人大开始,全国人大华侨代表改为在归侨中选举产生。1982年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归侨人数较多的地区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应有适当名额的归侨代表。如今,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的归侨侨眷代表,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履职,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第一届全国人大至今,共有464人次当选这方面的全国人大代表。

  (三)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力量

  近40年来,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及地方人大侨委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各级归侨侨眷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共同为建立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以民商、行政、经济、刑事诉讼及非诉讼程序法为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出贡献。特别是相当一些具有侨的身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如叶飞、王汉斌等,对于加快侨务工作法治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家层面,涉侨法律法规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国籍法、公益事业捐赠法、出境入境管理法、民法典等,侨务法律法规如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其实施办法等,就华侨和归侨侨眷的权益保护作出具体规定;地方层面,全国除西藏外,各省级人大常委会均制定了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或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条例,广东、福建、湖北、上海、浙江、海南、四川、贵州等地还相继出台了华侨权益保护地方性法规,为国家开展相关立法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在参与中国重大决策方面,全国人大归侨代表参与了国家主席、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组成人员的选举,参与了对“一府一委两院”报告的审议与表决,参与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算和决算执行情况等重大问题的审查与表决等。各级人大归侨侨眷代表也同样参与对“一府两院”报告的审议和对“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免的表决。

  在支持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方面,各级归侨人大代表不仅积极参与侨务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而且参与所有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调查研究工作,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与建议,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而不懈努力。如2006年4月至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开展执法检查,重点了解华侨农场的改革发展、散居贫困归侨侨眷的扶助以及侨胞在国内投资权益保护等情况。此后的5年间,全国人大华侨委对《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所提问题整改落实具体情况陆续进行跟踪督查。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国务院关于华侨权益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华侨委还多次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涉侨工作情况介绍,为常委会开展涉侨监督工作提供参考。在这些涉侨监督工作中,各级归侨人大代表进行了广泛参与。

  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从1985年11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作出“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至2006年4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30多年来,中国已完成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并于2021年启动实施第八个法治宣传教育五年规划。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热心参与,积极开展以侨法为重点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并利用华文媒体对海外的中国公民进行法治宣传教育。

  (全文完,参考文献略。作者分别系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法案室议案处干部)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