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与探讨   > 正文

山东一战华工历史研究与保护
2023年NO.4 研究与探讨 作者:杨梦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火燃遍欧亚非三大洲。当人力物力资源无以为继之时,协约国将目光转向了积贫积弱的中国。中国“以工代兵”,向欧洲西线战场派出了14万华工支援协约国作战,其中约8万人为山东人,占了华工人数的半壁江山。

  事实上,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伊始,山东便与一战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战在亚洲的战场之一是在山东青岛,一战西线上的华工主要来自山东,战后山东问题是巴黎和会上的重要议题。近年来,山东华侨会馆(山东华侨博物馆)立足一战华工资源优势、地缘优势、人缘优势,做了大量资料挖掘、研究、保护、宣传工作,努力还原华工历史本真,宣传华工贡献,弘扬华工精神。

  山东一战华工历史探源:“小人物”也能影响“大历史”

  山东问题成为“以工代兵”的诱因。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陷入全面混战。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选择中立。然而,日本以参战为名,正式对德宣战,接着便出兵占领了德国的租借地青岛。此后,日本又提出了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在日本的外交讹诈和武力恫吓下,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署了《民四条约》,日本得以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利益。

  随着一战酷烈程度的加剧与时间的迁延,交战国双方兵员锐减、劳动力匮乏,协约国意识到战争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需要团结更多的国家对抗德国,提出希望中国参战。

  时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提出“以工代兵”的策略,一方面,着眼于战后收回山东,一方面,则为使中国脱离孤立状态,提高战后中国之国际地位。经过一番运作,法、英两国相继于1916年5月、10月在华开展招工。英国在威海卫、青岛设立了两个招工基地,又沿胶济铁路设立了济南、周村、坊子、青岛四个招工站点。法国除在天津设有招工公司外,又于青岛设立了招工分公司。大量的洋商、传教士通过胶济铁路涌入山东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等地,宣传招工、组织报名,在两年的时间里,英、法两国从山东招募了8万华工。

  山东华工占了半壁江山。山东是孔子故里,安土重迁的观念根深蒂固,素来追求男耕女织、耕读传家的古训。华工多是长期居于乡村,从未离开故土的普通农民,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不会轻易离开故土,远赴战火纷飞的欧洲寻求生计。山东华工占华工总数的一半以上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近代山东自然灾害频发、人地矛盾不断激化。山东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然而,20世纪初,旱灾、水灾、潮灾,以及风、雹、蝗虫、鼠疫等连年发生,农民不堪其苦。据《山东省志·民政志》记载,1840-1911年,共发生特大灾荒四次,山东107个州县中,受灾的州县有55个,近半数遭到自然灾害侵袭,水灾、旱灾尤其严重。天

  灾人祸不断,农民可以开垦的土地愈发有限。民国三年,直、鲁、豫三省平均人口密度提升到每平方公里177.88人。人多地少、灾害频发,为谋求生路,山东人不得已外出逃荒,出国务工就成为当时的无奈之选。据《山东省志·侨务志》记载,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到20世纪20年代初,是山东人移居海外最多的时期。从海路到达国外的主要是华工。这时期,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从山东运出华工约40万至50万人。

  二是在山东招工有先例可寻。1898年,英国占威海卫为租借地。1904年至1906年,英国为南非特兰士瓦金矿招募华工,在威海卫建立了一批营房。一战期间,英国利用租借地的特权,设立“大英威海政府招募华工局”,来自山东省内和其他省份的华工在这里集结、训练、出发。

  三是山东气候和民众适宜征召。山东纬度与法国相近,山东人更能适应法国当地的气候环境。此外,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山东人勤劳勇敢、质朴厚道、崇德向善、体格强壮、服从管理,所以英国决定在山东招募较为强壮的北方人。

  山东华工旅欧经历。自1917年开始,华工自威海卫、青岛、浦口等地登船出发。最初,华工乘坐的轮船南下印度

  洋,入苏伊士运河,经地中海到达法国。1917年2月17日,香港利民公司所招华工搭乘的亚多士号游轮在地中海被

  德国潜艇击沉,船上543名华工全部遇难。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后,为了保证安全,大多数华工改为跨越太平洋,穿过加拿大,横跨大西洋前往法国。

  到达法国后,还未来得及舒展疲惫不堪的身体,华工就开始了新的苦旅。尽管招工合同声明华工不参与战事,但是华工所从事的工作大多与战事直接或间接有关:制造枪弹、搬运武器、修筑工事、清理战场等,并且派往地点也大多是靠近前线的危险地带。后来,当美军兵力不足,还将逾万名华工带上战场,充当远征军。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华工孙干在《欧战华工记》中描述了在尸横遍野中休息的情景。“民国七年九月,战事愈烈,一日忽传令迁徙……迨日西下时,至一马路之旁,见德人之尸体三个一攒,五个一簇,白脑红血、淋漓遍地。吾侪至此,天将昏黑,遂下车而择一尸体较少之地而宿。”

  华工翻译顾杏卿在《欧战工作回忆录》中记载了“好梦方酣”之时,遭遇德军战机袭击的惊恐。“因疲乏而睡,讵料好梦方酣,忽被门外汽笛声所惊醒,俄顷,天空间轧轧之声不绝于耳,仰观云际,德飞机三五,盘绕其上,隐约可辨。”

  迢迢三载,沉重的劳役与恶劣的环境令华工们困苦咸尝,艰辛毕遇。据统计,在法军和英军中服役的华工死亡或失踪者计二万余人。法国和比利时有华工墓地69处,安葬了1874名华工,其中欧洲最大的华工墓地——诺莱特华工墓园安葬了近千名一战华工,其中大部分是山东人。

  山东华工战后安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部分华工回到国内,约三千名华工因与法国妇女结婚或收到新的雇佣合同而留在法国,成为最早一批成规模留居法国的华侨。

  当时的侨工局为妥善安置回国的华工,订立《安置回国章程》:“国内兴办大宗工程或创办工厂,须用专门技术时,应由侨工事务局就回国华工中,酌量介绍,俾尽其长;回国华工,曾在国外公私各厂制造军械船只者,分别咨送陆海军部,发交兵工制造、造船各厂,宽与录用。”

  回国的华工返回山东、直隶两省的,多数购房买地;返回上海、广东的,多再进工厂工作,或者创办现代化工厂,为早期工业化作出了贡献。通过近年来的走访调研,山东籍贯的华工回国后多留居农村,或继续务农,或兴办教育,传播先进思想和理念。

  山东籍华工张雪岩,1916年被法国当局招募到欧洲战场当华工。因为学过英语,在工作之余担任翻译。一战结束后,张雪岩取得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后来创办了《田家》杂志,并参与创设九三学社。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华工孙干,出国当华工前是一名教师,为了学习欧洲先进文化而加入华工军团。在法国工作之余,他积极考察法国的学校教育,写成了《欧战华工记》。回国后,在家乡创办了一所女子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淄博市第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华工马春苓出国前是一名小学教师,赴欧当华工是为了圆梦自己的“环游之志”。在做华工期间,他将自己的见闻写成《游欧杂志》。回国后,从事教学到七十岁,传播先进理念和科学思想。

  欧战华工从最初的苦力劳作,到学习西方先进理念,再到政治意识觉醒,不仅在归国后给国内带来了新观念、新思想以及新技术,还成为了中国连接世界的桥梁和使者。

  华工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一战期间,华工的角色发生过几次关键性的转变。最初,华工是附属于招募国的契约劳工。随着中国政府正式对德奥宣战,华工的身份发生了第一次转变:不再仅仅是附属于招募国家的契约性质的苦力,而是变成中国派往协约国的“参战代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结束,中国获得了战胜国的身份,华工的身份发生了第二次转变,更被认为是国家的“功臣”。

  华工身份的第三次转变,源于巴黎和会谈判的失败。14万华工“以工代兵”的贡献,换来了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在巴黎和会谈判的地位。然而,当中国代表团谈判失败,不能收回山东时,华工们纷纷投书谴责、捐款捐物、维护国家利益,他们高涨的政治觉悟、民族觉醒和爱国热情,给中国代表团的决定施加了一定影响,代表团最终未在和约上签字,成为五四运动重大胜利标志,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工人运动的序章。此时,华工成为了工人阶级运动的重要力量。华工对一战的影响让中国知识分子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周恩来在天津《益世报》发表文章表示,旅法华工是

  勤工俭学运动的开拓者,“于甚短时期内,从事储蓄,略习法文,增长见闻,归国后复能以其所见布之乡里,以其所习应之实用,以其所学增益社会。”康有为在致中国出席巴黎和会代表团团长陆徵祥的信中强调:“惟吾国真有功于欧战者,实乃华工之力。吾国参战之功,惟工人最大,则我国所争议约之事,应以保护华工为最大事焉。”晏阳初强调说:“中国如在和会上有任何胜利,都不是外交家的辞令换来的,而是被中国人轻视、被外国人践踏的中国苦力挣来的。”鲁迅在《十四年的“读经”》里写道:“欧战时候的参战,我们不是常常自负的么?但可曾用《论语》感化过德国兵,用《易经》咒翻了潜水艇呢?儒者们引为劳绩的,倒是那大抵目不识丁的华工!”李大钊称,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一战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是劳工主义的胜利。

  “五四”运动时流行的口号“劳工神圣”,就源于中国精英知识分子对一战华工的积极看法,他们认识到工农民众的伟大力量,进而开辟了工农相结合的革命新路。实际上,从14万多华工赴欧洲参战起,中国工人阶级就开始走上世界军事、政治舞台,到“五四”时期这支力量显得更加成熟。“五四”时期,中国工人经常举行各种罢工,一战归国华工成为罢工的重要力量。“五四”运动史研究专家周策纵指出,他们在上海工会的组织化以及罢工活动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无论是“以工代兵”参加一战,还是跻身巴黎和会,抑或是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都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成功案例。此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在国际舞台上留下了中国烙印。

  华工是共产主义传播的重要力量。不少一战华工在旅欧期间,确立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信念,回国后积极参加革命,成为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1919年1月,李石曾、吴稚晖等人一起成立了留法勤工俭学会。华工踊跃捐款为学生购买俭学工具,帮助勤工俭学生寻工。勤工俭学生成立了十几处“华工讲演团”“华工学校”,对华工展开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旅欧中国共青团成立后,专门设立“华工运动委员会”,在华工中进行宣传、组织工作。华工与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以改造中国、振兴中华为目的,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研讨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考察欧洲的工人运动。很多人逐步确立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信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早期共产主义的传播者、支持者、追随者。

  其中,山东籍华工颜世彬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追随者、支持者、传播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颜世彬报名应招。1918年,颜世彬在法国的一个机械厂做工。在留法期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参加了华工赤色工会,后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0年秋,颜世彬受党中央派遣到青岛工作。1931年2月,党中央委任颜世彬为山东省委常委兼青岛市委书记。1931年4月13日,颜世彬被敌人逮捕,迫害牺牲,年仅32岁。

  山东籍华工杨明斋,是在一战东线战场支援战争的旅俄华工。杨明斋是青岛平度人,在旅俄当华工时,正式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1920年4月,共产国际向中国派出了维金斯基小组。杨明斋作为翻译和向导,与维金斯基等人一起来华协助建立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立过程中,作出过重大贡献。李大钊用“万里投荒,一身是胆”来赞美杨明斋。周恩来总理说他是一位对党多有贡献的“忠厚长者”。

  山东一战华工历史宣传保护:“小切口”也能做好“大文章”

  一战华工历史作为山东华侨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东华侨会馆(山东华侨博物馆)近年来重要的研究课题,在研究、宣传、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与华工、军官后裔建立密切联系。2000年前后,山东华侨会馆(山东华侨博物馆)就开始关注一战华工问题,赴山东多地拜访华工后裔,聆听他们口述历史。2017年以来,联合山东各地侨办积极开展华工后裔寻访、侨史资料征集工作,赴潍坊、淄博等地,探寻一战华工后人,挖掘华工历史,了解华工后裔生活、工作现状。赴淄博周村,与镇、村负责同志和华工李景真后裔李俊卿及该村其他华工后裔座谈交流;赴淄博博山区,走进华工孙干之孙孙光隆家中拜访,并探访了孙干的故居和尚坊村;在莱芜市,踏访华工较多的莱芜市牛泉镇上裕村,与10多名华工后裔座谈交流,建立起华工后裔微信联络群,加强与华工后裔的联系。

  除了积极寻访省内的华工后裔外,还与海外华工营军官后裔密切联络,广泛打捞有关华工的史海遗珠。通过旅加山东籍侨团赴大卫·利文斯通家中采访,大卫·利文斯通是加拿大陆军医疗队上尉哈里·利文斯通之子。哈里·利文斯通于1917年9月被派往山东威海卫招募华工,在华工团担任军医,他带领华工从威海卫起航,横跨太平洋,穿过加拿大,穿越大西洋抵达法国。利文斯通见证了华工招募、旅程、赴法的全过程,并在旅途中写下了详细的日记。利文斯通之子多年来研究、保护一战华工史料,为一战华工历史研究提供了大量华工照片资料。

  赴英国采访英国一战华工营军官后裔约翰·德·路西。约翰·德·路西是英国一战华工营军官威廉·詹姆斯·霍金斯之孙。1917年年初,汉语流利的霍金斯派往威海卫的华工招募中心,任华工旅第四班督管,他与华工一起赴法,随华工旅第12连被分配到法国加来工作,期间霍金斯用相机记录下了华工生活、工作的真实影像,霍金斯之孙约翰·德·路西向山东华侨会馆(山东华侨博物馆)捐赠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和史料。

  抢救性挖掘华工史料遗存。近年来,山东华侨会馆(山东华侨博物馆)在省内广泛走访华工后裔,与海外个人、侨社团、文化机构等加强联络,征集到大量的珍贵史料遗存。

  2013年,在潍坊市绛埠村寻找到“天鉴欧工碑”。在硝烟弥漫的欧洲战场上,每当有生死之忧,潍坊市绛埠村的

  华工便向老家绛埠庄的玉皇庙祈求平安。待战事结束,王德昌等48位华工回到家乡,感念自己之所以能保住性命,是因为玉皇庙中的“玉皇上帝,默施鸿慈之所致也”。于是,1923年,他们集资刻下了一块“天鉴欧工”石碑。此碑是现存的最早的华工纪念碑,碑文的拓片收藏在山东华侨会馆(山东华侨博物馆)。此外,还征集到华工孙干《欧战华工记》、孙干遗物及老照片,《阵亡华工名录》,华工马春苓和妻子的老照片、欧洲战场日志《游欧杂志》、书信、明信片及回国后的备课本,以及华工工作生活的物品等。

  此外,还有大量的一战华工史料遗存散存于海外。在面向英法华工营军官后裔征集大量华工史料和照片的同时,向英国国家档案馆、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比利时弗兰德战地博物馆、法国外交部档案馆、法国陆军部档案馆、德国外交部档案馆、美国国家档案馆、加拿大国家档案馆征集到大量一战华工的档案资料、实物遗存。海外侨社团也充分发挥优势,协助征集一战华工史料、实物、图片和影音资料。法国山东同乡会向山东华侨会馆(山东华侨博物馆)捐赠了华工用炮弹筒制作的艺术品、饮料瓶、望远镜等。旅法热心侨胞还捐赠了1918年6月9日的法国《镜报》,其中有一整版报道了一战华工抵达法国进行支援的情况。

  目前,山东华侨会馆(山东华侨博物馆)征集到华工图片千余张,实物百余件,还有原始影像、书籍、报刊等。

  在国际舞台上讲好华工故事。山东充分发挥华工历史丰富的优势,与外国政府部门、文化机构、侨团等加强联络、推动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共同讲好华工故事。

  2018年是一战结束一百周年,9月,时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孙建功率山东友好代表团访问英法,出席巴黎“和平论坛”和一战华工雕像揭幕仪式。这是第一尊在巴黎街头竖立的有关中国人的主题雕像,不仅对再现中法友好意义重大,同样对我们如何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山东故事提供了成功案例。

  2018年11月,在国侨办支持下,配合我驻外使馆,赴英、比、法举办一战华工史料图片展、墓园祭奠、华工后裔座谈会等系列纪念活动,推动对外友好,服务外交大局。系列纪念活动受到了我驻外使馆的支持,时任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曹忠明、公参张弛,驻英国大使馆公使马辉,驻法国大使馆参赞何德刚等出席活动并讲话。系列纪念活动得到了海内外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环球时报、欧洲时报、英国金融时报、法国侨报等30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

  此次纪念活动立足山东的华工资源优势,放眼国际社会,用活、用好重大历史节点,化“硬”为“软”、以“小”见“大”,用生动的国际化语言塑造华工形象,讲好华侨故事、山东故事。此后,“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一战华工史料图片展”在山东省博物馆、华侨博物院巡展,展览成为新时代讲好华工故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载体。

  在一战百年之际,欧洲国家政要也对华工的贡献作出了高度评价。2018年,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时,通过推特向一战华工致敬: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际来到法国,支持我们的抗战。很多人留在法国了,在这苦难的时刻,他们是我们的兄弟。英国前首相特雷莎·梅在给华侨华人社团的回信中充分肯定华工贡献:在纪念一战结束百年之际,我们应该提高对他们作出的非凡贡献的认识。比利时波普林格市市长克里斯托弗·德雅盖表示,一战华工们是从战争通往和平的桥梁。

  一战华工历史的时代价值。研究一战华工历史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一战华工史是中西方共有的历史,它是世界史的一部分,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中欧友谊的源头活水。而华工展现出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爱国爱乡、开拓创新的精神,与新时代倡导的时代精神高度契合。

  首先,研究一战华工历史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理解山东华侨史。一战华工历史是山东华侨史的重要组成部分。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以后,经由海路到达国外的主要是华工,3000名华工留在法国,成为山东最早一批成规模旅居法国的华侨华人。研究一战华工史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与把握山东华侨史,讲好山东故事、华侨篇章。

  其次,研究一战华工历史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意义。在一战结束后,华工的贡献和牺牲被选择性地遗忘,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承认。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开始正视这段历史。作为华工的家乡人,我们有义务积极探寻华工在世界史、中国近现代史进程中,发挥的历史作用和意义,还原历史本真,铭记华工贡献。

  最后,研究一战华工历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华工政治意识迅速觉醒,成为革命的重要力量,这让我们意识到工人阶级的巨大力量,我们应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作用。另一方面,不论是“以工代兵”参与拯救西方文明,还是在巴黎和会上奋起反抗,都是主动参与国际事务的体现。历史告诉我们,应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局面,维护我国的国际利益。特别是,一战华工史是中欧共同交织的历史,我们应从中发现新的合作契合点,不断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扩大我们的朋友圈,形成中欧友好互动的良好局面。

  百年前,在一个华工营,华工们搭建了一个演奏音乐的舞台,命名为“大同舞台”。“大同”两个字反映了华工们世界公民的情怀。在他们看来,中西方的优秀文化可以互相包容、互相学习,世界是多样的,文明是多彩的,世界和而不同,但最终建立起的是一个大同的世界。这种“大同”的思想和我们现在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异曲同工之妙。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祖国日益繁荣富强,研究华工历史,讲述华工故事,缅怀华工贡献,就是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加强民意沟通,促进民心相通,深化民间友好,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山东华侨会馆)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