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烹饪好“信任”这道当家菜 找出餐饮行业长远经营之道
烹饪好“信任”这道当家菜
“预制菜争议”还在持续。这两日,有消费者发现,一些商家正在悄悄撤掉“本店无预制菜,现点现做”的广告语,外卖的一次性餐具上原本印有的“无预制菜”字样也已被涂黑。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菜单上的预制菜都“亮明身份”,你还会点吗?
事实上,相比预制菜,消费者更关心是否能吃到“明白菜”“放心菜”,关心的是知情权是否得到尊重。诚然,在预制菜国家标准尚未出台、行业未全面普及全链条溯源的现阶段,部分餐饮企业纷纷选择主动抹掉“无预制菜”字样,算是迈出了尊重消费者知情权的第一步,但显然离获得广大消费者的“信任票”还有点远。企业追求利润和效率最大化本无可厚非,使用预制菜也算不上“原罪”,但是由此节省下来的成本,不能只顾着投入营销费用和品牌溢价,而应让利于提升菜品品质与提供透明化的服务。
让消费者吃到“明白菜”“放心菜”,首先食材必须“过关”。食品安全是底线,餐饮企业首先要保证的就是食材可溯源、能经得住挑剔、能在阳光下“接受检验”。与此同时,只要愿意,将预制菜品类、加工方式、保质期限、添加剂标准等细节标注清楚也不是一件难事。此外,价格也是重要考量因素。在综合考量各项成本的基础上,不溢价甚至降价或许比撤掉几块广告牌、玩文字游戏来得更有诚意。
预制菜不等同于“不健康”,但也确实并非人人都能接受它。未来,要重新烹饪好“信任”这道当家菜,除了加快制定标准、推广全链条溯源之外,预制菜必须学会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生长。这件事并不简单,但就是因为它有难度,企业、消费者等各方才可以一起讨论,并努力找出餐饮行业“小火慢炖”的长远经营之道。(中国经济网 臧梦雅)

经济新闻精选:
- 2025年09月15日 18:31:06
- 2025年09月12日 11:04:12
- 2025年09月12日 10:29:32
- 2025年09月12日 10:29:14
- 2025年09月12日 09:42:24
- 2025年09月12日 08:37:04
- 2025年09月11日 19:55:18
- 2025年09月11日 19:25:05
- 2025年09月11日 17:48:21
- 2025年09月11日 14: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