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震后十五日:一位平凡医生的非凡经历(2)
2008年No.4  作者:刘熠

  林永新明白,这一去,很可能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家人了。很多人已经在指挥部提供的一分钟卫星电话前排起了长龙,林永新默默地走出营地,加入了给家里报平安的队伍中。他事后回忆说,这个时候,他最想的是听听家人的声音。遗憾的是,林永新的妻子因为工作原因,当时没能在家,他无限疼惜地对着电话那头的女儿说道:“爸爸明天要到别处灾区救援去了。转告奶奶和妈妈,爸爸一切都很好,不要担心。你要好好学习,记住爸爸来灾区的目的。”

  打完电话回来,整个营地悄然无声。一直和林永新同宿的刘宁为了让他睡上一个好觉,搬出了自己的东西,去到漩口中学的医疗救助点值班。林永新回到帐篷里,静静地坐下,脑子里一片空白。无声的悲哀在四周肆意地蔓延开来。不管去与不去,每个人心中都压抑着莫可名状的难过。天空似乎也肆无忌惮地渲染着这离愁别绪,电闪雷鸣,暴雨瓢泼,伴随着阵阵余震袭来,扰得人心更加悲凉。对于整个医疗队来说,这是个不眠之夜。

  林永新取出手电挂在帐篷上,开始一字一顿地写下遗书。他想起了母亲、妻子和年仅12岁的女儿,他想起了那些来不及告别的朋友,他重新温习了一遍自己与他们之间的一切:母亲养育他的含辛茹苦,他和妻子的相濡以沫,女儿……尚且年幼的女儿,还有太多未尽的父责……大半个本子过去,泪水已溅湿一大片。直到凌晨,他才闭着眼小憩了片刻。

  6点,林永新起来收拾行装。按照指令,他准备了三天的干粮和睡袋,一切从简。队友们这天起得出奇的早。林永新从帐篷出来时,已经看到队友们正在做着他们能想到的一切事情。每个人都默然不语。有些护士,把平日里舍不得吃的香肠和节约存留下来的矿泉水拿出来装到林永新他们的包里,有些队友正帮他们拆卸帐篷,还有人正在扎背包,用棉花将他们的背带垫得厚实些。林永新说,以前他不明白战友之间何以能够建立起那么深厚的感情,现在他终于理解了。他们是没穿军装的战士,战友间的互相扶持刻骨铭心,这辈子,他都不会忘记。

  早上9点,天气放晴。林永新一行接到通知,可以乘直升机赴耿达乡。小组临时减员,最后由包括他在内的9人一组于中午12点顺利抵达耿达乡。

  耿达救援:第一支地方医疗队的杰出表现

  林永新和他的队友们是到达耿达乡的第一支医疗队伍,所有的救援工作都要从零开始。他们9人分为两组,一组在临建医院救治病人。骨折的病人,就给他重新固定,用硬纸板、树皮代替夹板,一切就地取材,现场制作。许多外伤病人伤口已严重化脓感染,急需进行清创手术。林永新和同伴们马上到尚未倒塌的卫生院寻找医疗器械,清洗后用水煮沸消毒,为伤员们进行手术治疗。其间,他们共做了16台手术,转运12名重病人,门诊接诊病人1500人次。

  而另一组则下到村里巡回医疗。由于村与村之间相当分散,有的相隔十几公里,这就在无形中加大了他们的工作强度,他们平均一天要步行10~20公里。在驻扎耿达的8天里,他们巡查了3村17组,巡回医疗2遍。在医治过程中,医疗队还是个“宣传小分队”,他们宣传党的救灾政策和决心,宣传防病知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稳定民心。林永新和队友们每天背着十多斤的喷洒器,跋山涉水到散落在山寨的村组临时居所、厕所、猪圈等进行防疫性消毒。由于防疫工作细致到位,耿达乡没有疫情和传染病发生。

  在耿达,林永新他们找到了水源,但水寒冷刺骨,用手接水时疼痛难忍。因为无法洗澡,他们把穿在身上的裤子洗干净膝盖以下的半截,就当换过裤子了。当地一位非常细心的女老师,特地给他们每人送了一支牙刷,还送了一支牙膏。刚开始队员们怎么都不肯要,女老师急得跪下来求他们收下,她说自己的亲人在医疗队到达之前没有得到及时救治不幸去世,她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她对林永新他们的感谢。18日,队员们在灾区工作的6天后才第一次痛痛快快地刷了牙。5月22日通讯终于恢复了,20:25分,林永新给妻子发出了短信:“我在耿达乡,没有电,没有热水。听说过卧龙山野人吗?我就像。这是熊猫的故乡,环境挺美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