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侨界撷英   > 正文

裔锦声:书写华尔街传奇的川妹子
2005年No.5 侨界撷英 作者:文甦

  纽约华尔街,全世界最著名的金融街。在这里数以亿计的金钱分秒之间便可易主。这里集聚着“世界上最聪明的大脑”,他们有的是金融大鳄,有的是投资天才,甚至不乏诺贝尔奖得主。但华尔街女人少,中国人少,中国女人更是稀有。然而,就有一位来自中国四川,没有任何金融背景的女人,不仅在华尔街立足,还书写了一段华尔街的职场传奇。她的名字叫裔锦声。

  叩门:走进华尔街

  名字中的“锦”正代表着裔锦声的出生地——“芙蓉花重”的“锦官城”成都,似乎也预示着她人生道路的前程似锦。裔锦声的童年却并非繁花似锦。

  1957年,年仅1岁的裔锦声便经历了丧母之痛,其后由曾担任过国民党成都市参议员的大舅抚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这种背景带给裔锦声的消极影响显而易见。

  1977年,裔锦声参加高考,成绩远远超过了她所报考的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但是,政审没有通过。就这样,裔锦声不得不第二次走进高考考场,最终以全四川省英语口语第一名的成绩,被吉林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从巴山蜀水来到遥远的东北大地,在大学校园里参加一年级期末考试的裔锦声迎来了一次阴差阳错、机缘巧合。她并不知道,自己答完的这份试卷是本应发给二年级的试题。考试成绩公布,她竟然考了98分。不久,她便成为恢复高考后全国高校第一位跳级的大学生。

  大学毕业后,裔锦声考取了南开大学英语系硕士研究生。说来也巧,北京大学西语系主任李赋宁教授在南开大学讲学时,无意中看到了裔锦声撰写的毕业论文《美国梦的产生与幻灭》。读罢,李教授不由拍案叫绝:“思想这样敏锐,能够写出如此好文章的中国学生太少了!”设法与裔锦声见面交谈后,李教授当即就向南开大学的领导求贤:“把这个学生给我们北大吧。”于是,裔锦声毕业论文答辩尚未进行,她的工作就定了下来。

  听说这一消息的一刻,一直向往着北大,曾为当年因政审与北大失之交臂而心怀遗憾的裔锦声不由得激动万分,已然在心里把人生终点定在了北京大学。

  1984年的最后一天,裔锦声收拾好行囊搬进了北大宿舍。第二天,行李还未收拾停当,她就跑到系里要任务,并帮助其他老师批阅试卷。新学期一开学,任教数学、物理两系学生的公共英语课后,裔锦声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之中,她不仅动手修订教材,还在周末组织起英语俱乐部。短短几个月时间,她的周围便形成了一个好几百人的英语学习群体。

  1985年5月16日,清晨。裔锦声一如既往地在未名湖畔的大道上晨跑。命运却在这个看似平常如昔的清晨再一次眷顾了她。当裔锦声跑过红二楼时,一位外国人迎面跑来。出于礼貌,裔锦声用英语问候:“Hi,Howdo you do(你好)。”那位外国朋友十分诧异,停下脚步,与裔锦声在路边攀谈了起来。20多分钟后,那位外国人感叹道:“Great English(这么好的英语)”,接着对裔锦声说:“你是我在中国见到的英文讲得最流利的学生,你应该到美国去,我来帮助你去美国。”原来,这位外国人正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生院前任院长、著名数学家、诺贝尔奖的多次提名者Guidoweiss教授。那段日子,他正在北京讲学。

  两个星期后,Guidoweiss教授将一封国际快件交到裔锦声手中,里面装着华盛顿大学录取通知书、全额奖学金和美国移民局颁发的申请美国签证的IAP-66表。半年后,裔锦声顺利通过了该校中文系博士生资格考试。

  1992年,裔锦声完成了在华盛顿大学的学业。手握一个学士、两个硕士、一个博士共4个学位的裔锦声希望找一份教书的工作。时逢美国经济陷入冰点期,很多学校资金短缺,教师职位也是僧多粥少。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呢?困惑中的裔锦声暗下决心:既然留在了大洋彼岸,就要努力进入美国的主流社会。然而,美国的主流社会在哪里?在裔锦声看来,金融业就是美国的龙头。于是,裔锦声开始了新的人生探求。

  每天,裔锦声都到街上买回一大堆报纸,翻看着形形色色的广告希望从中通向一份收入稳定的职业。一天,《纽约时报》征人栏上由舒利文企业与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刊登的招聘广告深深吸引住了裔锦声的目光:商学院毕业;至少三年的金融专业或银行工作经验;开辟香港、亚洲业务;薪水从优。舒利文公司拥有14个分公司,公司市场评估价值7400万美元。在全美的金融人力资源与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中排名第三。显然,舒利文公司的各项要求裔锦声几乎都不具备,惟一符合的是她会熟练的中英文。这或许也是对在香港、亚洲市场拓展业务唯一有所帮助的条件。

  尽管如此,裔锦声依然难抑欣喜。她哗啦啦一气写下3大页的个人履历,但发到舒利文公司毫无回音。她就坚持给舒利文公司打电话询问、联系,公司却总是搪塞。终于有一天,裔锦声鼓起勇气,直接将电话打到了公司总裁的办公室。十分幸运,舒利文公司总裁Donald那天正巧在办公室里,一接通电话,裔锦声就直截了当地说明,她没有银行工作经验,但有文学博士学位,善解人意。知道怎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虽然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却变得更加坚强。基于这些优点希望公司聘用,而且可以先不付薪水。裔锦声劈里啪啦一口气说完,没有让Donald总裁插上一句。Donald总裁听完后只是对裔锦声说了一句:“I will call you(我会给你电话)”。

  半个小时后,舒利文公司来了电话,通知她第二天去面试。

  随后的两个星期里,裔锦声深深体验了美国主流公司招募新人的程序。部门的12个人,每人都要见。第一个人见了,觉得你值得一见,才会叫第二个人,依此类推。最后才见到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历了七次严格的面试后,舒利文公司拒绝了其他100多名应试者而雇用了裔锦声。后来,Donald总裁告诉裔锦声:“因为你是一个不会向生活妥协的人,而我们公司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人。专业知识可以学习,但永不言败的性格却不是人人都具有的。”然而,当她跨进全球资本市场部的大门时,部门的顶头上司却惊呼:“录用一个对金融一无所知的文学博士,已经是不可思议;而且还是一名女性,一名亚洲女性,完了!”

  [1]  [2]  [下一页]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