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双节”民众出行热情空前高涨 假日经济显活力
中新社北京10月9日电 题:中国“双节”民众出行热情空前高涨 假日经济显活力
中新社记者 刘文文
为期8天的中秋国庆假期已落幕。中国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10月1日至8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24.32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假日期间,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客流量全线飙升,民众出行热情空前高涨,折射出假日经济的蓬勃活力。
交通新线串联“黄金旅游带”
近期密集开通的交通线路,不仅大幅提升了跨省旅行的效率,更将沿线热门景区“串珠成链”,催生出多个区域黄金旅游带,为假日出行注入新动能。
据不完全统计,9月新开通的重大交通项目包括九绵高速、襄荆高铁、沈白高铁、花江峡谷大桥、常泰长江大桥等。其中,花江峡谷大桥凭借“横竖都第一”的独特优势备受瞩目。桥上规划的蹦极、跳伞等低空旅游项目,以及空中咖啡厅等创新业态,成功将这座大桥变为玩法新颖的热门旅游打卡地。

受花江峡谷大桥通车带动,假日期间,花江大峡谷景区搜索热度大幅增长;与此同时,黄果树、万峰林等沿线景区的搜索热度也显著提升,交通赋能文旅产业发展的效应愈发清晰。
“小城热景”绽放独特魅力
假日里,“哪里人少”成为游客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一方面,部分游客希望避开人潮,寻觅一方“人间清净地”;另一方面,不少游客偏爱小城质朴的生活气息,渴望感受原汁原味的市井“烟火气”。去云南建水的西门菜市蹲烤豆腐、去浙江临海的紫阳街早市抢海苔饼,已成为不少游客眼中不能错过的“独特风景”。
此外,众多非一线城市凭借核心景区的吸引力,打造出层次丰富、主题鲜明、玩法新颖的旅游场景,“小城热景”现象持续升温。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假日期间小城旅游范畴内,红色景区、赏秋景区、夜游景区的搜索热度榜单中,延安革命纪念地景区、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景区、上饶望仙谷景区分别位列榜首。
深度体验成假日游主流
如今,传统“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正逐渐被更具沉浸感的体验式玩法取代。环岛骑行、非遗技艺体验、夜间主题演艺、城市解谜打卡等新型旅游形式,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长线深度游成为本次假期的显著趋势。北京、成都、上海、西安、重庆、武汉、广州、青岛、南京、杭州跻身国内热门长途游目的地前十;乌鲁木齐、呼和浩特、拉萨等地的旅游订单整体增幅尤为显著,这一现象反映出越来越多旅行者愿意深入西北边陲与雪域高原,探寻纯粹壮丽的自然景观,感受厚重独特的人文底蕴。

一批“黑马”旅游目的地也成功“出圈”。飞猪数据显示,因“鸡排哥”网络走红,景德镇旅游热度再添助力,当地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60%;泸州连续三天举办的“酒要会·银河左岸”音乐节,吸引了全国各地乐迷前往,带动当地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5%。
携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沈佳旎分析指出,当前,旅游消费的核心正在转向“体验”本身。旅客不再仅仅满足于“到达”某个目的地,而是更渴望“融入”当地环境与文化。这种消费需求变迁,正是中国旅游市场日益成熟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证明。(完)

经济新闻精选:
- 2025年10月04日 16:26:25
- 2025年09月30日 10:36:56
- 2025年09月30日 10:25:18
- 2025年09月30日 10:18:15
- 2025年09月30日 10:15:31
- 2025年09月30日 10:03:13
- 2025年09月30日 10:00:12
- 2025年09月29日 20:56:40
- 2025年09月29日 16:24:33
- 2025年09月28日 21: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