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宠物殡葬沦为监管盲区
近年来,随着宠物经济的兴起和升温,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宠物视为亲密的家庭成员。陪伴多年的宠物死去之后,该被如何处理?这成为很多养宠家庭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这份情感需求的背后,新兴行业的规范缺失应引起关注。由于官方处理点位有限,私营门店鱼龙混杂,从资质审批到环保防疫,从服务流程到收费标准,宠物殡葬行业仍存在不少灰色地带,谁来管?怎么管?(9月15日央广网)
宠物殡葬行业的兴起,是社会文明进步与宠物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行业的快速发展与监管的滞后形成了鲜明对比。在相关商业平台上,提供宠物殡葬服务的商家众多,但明确具备合法经营资质的却寥寥无几。这种无证经营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整个行业陷入无序状态。
无证经营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从消费者权益角度看,信任危机频发。消费者在处理宠物遗体时,对处理过程一无所知,甚至怀疑收到的骨灰纪念品是否真实。还有消费者遭遇半路加价、消费欺诈等问题,在承受丧宠之痛的同时,还要遭受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从公共卫生安全角度讲,家养宠物因病死亡后,遗体可能携带大量病菌、病毒或寄生虫,随意丢弃或处理不当会带来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风险。而一些无证经营的宠物殡葬商家,设施简陋、操作不规范,如随意掩埋、简易焚烧等,进一步加剧了这种风险。
宠物殡葬行业监管的缺失,暴露出政策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目前,国内没有专门针对宠物殡葬业务的法律法规,相关经营活动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企业或个人直接开办动物无害化处理场所条件严苛、前期投资大。传统的无害化处理场所一般由地方农业农村和林业部门举办,面向的主要是传统畜禽,不容易满足新时期家庭对宠物殡葬的需求。民政、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对宠物火化业务认知不足,导致监管职责不清,出现“都管都不管”的局面。
规范宠物殡葬行业,已刻不容缓。首先,立法是根基。应尽快出台专门针对宠物殡葬业务的法律法规,明确行业准入标准、经营规范和监管职责,为行业发展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其次,标准是抓手。需要制定详细的服务标准、收费标准、环保要求等,确保宠物殡葬服务的质量和安全。例如,对火化过程进行严格规范;要求收费项目明码标价,防止商家借情感溢价牟取暴利。再次,科技是手段。利用现代科技建立宠物遗体处理追溯系统,让消费者能够实时了解宠物遗体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增强信任感;推广绿色殡葬技术,如探索移动火化车备案制、绿色殡葬技术补贴等,提高行业的环保水平。
总之,共治是保障。政府、企业、社区和消费者应共同参与行业治理。政府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企业加强自律,提高服务质量和诚信意识;社区发挥宠物尸体收集社会化服务点的作用,完善宠物尸体回收体系;消费者增强维权意识,积极举报违规行为。(王琦)

理论新闻精选:
- 2025年09月18日 14:23:25
- 2025年09月18日 13:46:45
- 2025年09月17日 17:52:17
- 2025年09月17日 09:56:34
- 2025年09月15日 19:17:56
- 2025年09月12日 16:23:10
- 2025年09月12日 16:06:31
- 2025年09月12日 14:02:24
- 2025年09月12日 11:04:54
- 2025年09月12日 10:2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