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秋收季:乌兰察布“看禾选种”助农稳粮增收

分享到:

北疆秋收季:乌兰察布“看禾选种”助农稳粮增收

2025年09月21日 18: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中新网乌兰察布9月21日电 题:北疆秋收季:乌兰察布“看禾选种”助农稳粮增收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金秋九月,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田野上,各类农机穿梭作业,农民们忙着收割农作物,处处是丰收的热闹景象。与田间丰收场景相呼应的是,当地“看禾选种”平台正成为农民选种的“指南针”,从马铃薯到玉米,从品种展示到科学指导,这里为农民挑选良种、实现增收搭建了实用平台。

图为四子王旗马铃薯收获现场。 王锦业 摄

  地下观薯辨优劣

  走进内蒙古鑫雨种业有限公司基地,不同品种的马铃薯长势喜人。以往“看禾选种”看马铃薯地上部分的花,今年则把重点放在了地下的薯块上。“我们展示的23个马铃薯品种,涵盖鲜食、淀粉加工、薯片薯条加工等多种用途,让大家直观看到薯块品质。”乌兰察布市种业工作站高级农艺师王碧春说。

  鑫雨种业研发的蒙乌薯6号是现场的“明星品种”。“这是生育期103天的晚熟品种,既能鲜食又能加工淀粉。你看这薯块呈卵圆形,薯皮黄色,薯肉中等黄色,芽眼还浅,吃起来口感好、不麻口,淀粉含量也高,适合在内蒙古中部、河北张家口、山西大同等地春播。”乌兰察布市种业工作站站长赵玉平拿起薯块介绍道。

  工作人员还现场测定了淀粉加工品种的淀粉含量,蒙乌薯6号达14.15%,中加11号更是达到20.83%,维拉斯为19.27%,测定结果均与品种登记信息相近,让在场农户对品种特性有了更准确的认识。

图为赵玉平(中)详细介绍马铃薯品性。张蜀雁 摄

  农户算清增收账

  玉米展示田里,种植户刘成掰下一根玉米,仔细查看后和身旁的顾明贵交流:“你看这金谷玉4号,容重高、封顶性好,穗行数在16到18行,还是半马齿型,产量肯定错不了,特别适合咱们四子王旗种植。”

  顾明贵今年种了100多亩金谷玉1号和4号,提起收成他满脸期待:“按现在的长势,1号每亩产量能到1600斤左右,4号能到1800斤左右,算下来每亩纯收入差不多有800元,选对品种就是不一样。”

  在玉米展示区,26个玉米品种整齐排列,不同品种的株高、穗型、抗病性等特性清晰可见,农户们可以根据自家地块情况,挑选最适合的品种。

图为测定马铃薯展示品种淀粉含量。 张蜀雁 摄

  搭建选种大平台

  乌兰察布市打造的自治区“看禾选种”综合平台,总面积达222亩,除了126亩马铃薯展示示范田、56亩玉米展示田,还有40亩小麦展示田,展示18个小麦品种,就像一个“田间超市”,让农民选种更精准。

  为了保证展示品种的生长效果,平台在种植管理上也下足了功夫。采用深翻作业和菌剂土壤消毒处理,降低病害风险,提高作物抗性和保苗率;马铃薯种植采用高垄栽培和小流量滴灌模式,既节水省肥,又能提高肥料利用率。目前,部分马铃薯已成熟,玉米长势良好,小麦已完成测产收获。

  “我们把全区农业领域代表和种植户请来观摩,就是想让大家把适合当地的好种、优种选出来,为后续大面积推广优良品种打基础,最终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赵玉平说。

  在平台现场,农业专家围绕科学选种、规模化经营为农户和经销商答疑解惑,提出实用建议。不少农户表示,以前选种靠经验,现在有了这个平台,能亲眼看到品种表现,还能听专家指导,选种更有底气了。

  选对一粒种,关系一季收成。乌兰察布市通过“看禾选种”平台,让优良品种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为农民稳粮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完)

【编辑:田博群】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