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一个边境派出所所长和他的护边员安达
中新网二连浩特9月22日电 题:一个边境派出所所长和他的护边员安达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安达(蒙古语,意为兄弟),祝咱儿子恩合图日生日快乐。”9月22日,宝音带着一把玩具枪,一进门就把生日礼物递给了乌尼孟和的儿子恩合图日。

“安达,你也好啊!”乌尼孟和热情地为宝音端来奶茶。
简单地招呼过后,宝音与乌尼孟和就像一家人似的,围坐在一起为恩合图日欢庆生日。

宝音是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锡林郭勒边境管理支队格日勒敖都边境派出所所长,他与乌尼孟和相识于2009年。
乌尼孟和是内蒙古二连浩特市格日勒敖都苏木的居民,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回乡做了一名守边员。
对于这份坚守,乌尼孟和告诉记者:“姥爷乌力吉苏荣以及母亲达日玛都曾坚守在边境,如今,三代戍边的接力棒传到了我手中,我必须干好。”
作为中蒙边境草原上的安达,宝音与乌尼孟和在工作中配合默契,遇有突发事件,总会第一时间告知彼此。除工作外,他俩几乎无话不谈。而乌尼孟和的额吉(蒙古语,意为母亲)达日玛,逢年过节,做好饭菜,一定会通知宝音来家里吃饭。
然而,外界有所不知的是,这两位安达也有彼此“顶牛”的时刻。近日,宝音在接受“北疆党旗红”采访团记者采访时,透露了这段往事。
2023年,一项重任落在宝音肩头:他要带领同事在辖区70多公里边境线上,新建11个护边驿站。
护边驿站的选址是关键。为了找到最佳位置,宝音带着笔记本,像寻宝一样,在边境线上反复勘察。本子上记得密密麻麻,哪家信号弱,哪户老人多,哪片孩子上学路远,都有记录。
在格日勒敖都苏木呼格吉勒图雅嘎查,为了让3名儿童的家离护边驿站更近一点,宝音走访了12户牧民,硬是把站点偏移了3公里。然而,在最关键的选址上,宝音却与乌尼孟和“顶了牛”。
宝音形容,乌尼孟和像块倔石头,坚决反对把驿站建在他家,“不行!位置不够好,钱要花在刀刃上。”
宝音据理力争:“安达,你家就在最前沿,是瞭望哨的绝佳位置。”三次争论,面红耳赤,僵持不下。
僵局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傍晚被打破:当地两家牧民因牲畜越界,抄起了套马杆,眼看就要动手。宝音和乌尼孟和顶风冲过去,现场剑拔弩张。
乌尼孟和用草原最朴素的道理劝解:“草原的草场连着天,邻居的情谊比金贵。”
宝音立刻接上法律政策:“越界有法管,动手后悔迟。”
这对安达,一个讲情,一个说法,很快把牧民的问题解决了。
返程路上,沉默的乌尼孟和突然停下,望着远处自家蒙古包的灯光,转过头,声音有些发颤地说:“宝音,你说得对。驿站,就该立在这最前沿。”
“建,就建在我家。让这灯,给大伙儿照着亮,也给娃娃们指个回家的路。”那一刻,草原的寒风仿佛都带着暖意,宝音紧紧握住乌尼孟和那双布满老茧、像树皮一样粗糙的手。
今年1月19日,宝音由于腰部受伤,不能下床。没想到,中午时分迎来了乌尼孟和叫门声。
“安达,你在家吗,额吉给你带包子了。”
“在,我在,门没锁!”吃着达日玛额吉亲手包的包子,宝音眼眶湿润。

宝音与乌尼孟和的安达情,只是宝音戍边20余载经历的缩影。
宝音告诉记者,他刚来格日勒敖都边境派出所工作时,为了尽快开展工作,用25天时间走遍了每一个牧户家。现在的他,也成了牧民眼中的“自己人”。
“辖区有民众闹矛盾了,我们驱车赶到现场调解还不如宝所(指宝音)打个电话,他人熟地熟情况熟,大事小事都离不开他。”格日勒敖都边境派出所副所长那日苏谈起宝音时,一个劲地“点赞”。
而在宝音看来,“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对得起头上的警徽,脚下的土地,牧民的期待。”
今年4月,宝音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他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分享给了乌尼孟和。
对此,乌尼孟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相信,宝音未来一定会一如既往地为牧民服务的。”(完)

社会新闻精选:
- 2025年09月22日 20:02:49
- 2025年09月22日 16:49:32
- 2025年09月22日 15:33:38
- 2025年09月22日 14:24:04
- 2025年09月22日 12:56:18
- 2025年09月22日 12:50:51
- 2025年09月22日 11:29:43
- 2025年09月22日 11:29:35
- 2025年09月22日 11:29:34
- 2025年09月22日 11: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