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侨”事件是谁惹的祸(2) ——从所罗门唐人街被烧说起
2007年No.2 作者:吕伟雄 郑建民
所罗门人眼中“不够格的中国人”
我们都说要“换位思考”。下面,我们用所罗门人的眼光来看看当地的中国人。
当地人抱怨说:林木都归马来西亚人了,海鱼都归日本人了,钞票都归中国人了,我们还有什么?
在一些所罗门人的眼中,充斥在所罗门的中国货和无处不在的中国人,是所罗门的一种耻辱。他们将某些不守规则的新移民与在当地生活了几十年的华侨比较,认为新移民是“不够格的中国人”。
我们不妨从《所罗门星报》等当地报刊的文章中,认知一下当地人是如何看待“不够格的中国人”,虽然这些言论不无偏颇。
(一)“所罗门本来是个完整安详的国度,自从亚洲人来了后,他们贿赂政府官员,占据资源,使得岛内腐败丛生……他们购买了我们的每寸土地,占据了我们的家园,他们在这里掠夺财物,我们的岛民无以聊生,而我们所谓的民选政府只不过是这些亚洲人的走狗……这场骚乱的爆发,华人应负起部分责任。”
(二)“财大气粗的商人,大部分是中国商人,大量花钱收买议员,以期新政府照顾他们的利益。骚乱的导火线就是人们普遍认为亚洲商人,尤其是中国商人贿赂了议员,让他们支持包庇,以谋取商业利益。”“低端华人与当地人关系紧张。官员向穷华人要选票,向富华人要钱。”
(三)“有人付出额外的东西,要求就能得到满足,也有人为从有关部门口中获得急需的商业秘密而高兴不已。”“当有人尚在考究小费该不该视作正常收入的时候,其他官员为了小费,已经到了放弃休息时间为某些华商谋利益的地步了。”“骚乱者将当前的腐败与华人商业的发展……联系起来,因而感到愤怒。”
(四)“一些新到的中国人很快就获得了所罗门护照,所罗门人对此很不满。一些所罗门官员因为出卖护照和签证已经被捕。”“所罗门群岛好像成了非法移民的温床……”
(五)“我向相关部门反映工作安全问题而被华人老板炒了鱿鱼。我无法把工作争取回来,但我依然为看清楚雇主的真面目而高兴。他就是那种想做我国国民,却以逃税、掠夺国民,以非人道的方式掠夺雇员的移民的体现。”“他们像使唤奴隶一样对待我们。”
(六)“外来人抢走了营生的机会,占据了我们的土地,不依法经营并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外来人很容易获得居留权甚至入籍……霍尼亚拉建的那么多建筑物,大部分都不是所罗门本土人所拥有。同时,很多所罗门的人在辛苦劳动,却得不到土地,因为他们没有钱,为什么亚洲人得到青睐,因为他们有钱。”
(七)“为什么所罗门人开的商店的东西那么贵,因为跟亚洲人不是一个价格体系……为什么外国人可以在我们国家指手划脚?这个体制使到本地商业无法生存。……我们不要从中国来的劣质商品了。难道不能限制他们吗?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在建商铺,有那么多顾客吗?”
(八)“如果我们不小心,所罗门首都就不是霍尼亚拉了,是中国城了。为了我们的子孙,所罗门人应该觉醒了。”“我们要捍卫我们的国家。这是一个国家,不是一件商品,请不要把它卖给外国人。”
这些文章,是我们通过当地侨胞随便在旧报堆里翻出来的,并未作专门挑选,回国后才让同事们翻译的。可惜,这些能令新侨警醒的声音,新侨们也许因为忙,顾不上看报,也许根本就不懂英文,而“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殊不知,不满与误解是可以发酵成毒药的。
“不够格的中国人”做了些过格的事
我们再用特写镜头看看有些侨胞做了些什么过格的事。
(一)卖杂货的侨胞大都使用农夫车,除了适应此处的道路外,更是我们某些人漠视当地人的心态作祟,主人坐在有冷气的车厢里,“土人”只能坐在货卡上,因为他们身上的“味道太难闻了”。
(二)每间中国人开的杂货店必定是一个中国人掌柜,七八个当地人售货,从早到晚,一些商店掌柜总会有“大小问题”要解决,某些掌柜大小便时,先把所有当地售货员叫出房外,关上店门,待掌柜回来再开门重新营业,说是怕当地人“偷东西”。
(三)所罗门为了保护原住民的利益,一些经营领域规定由原住民专营。如出租车、运输、买卖槟榔果等。但某些中国人唯利是图,你有政策,我有对策,变相获取只有原住民才能经营的专营权。本地人本来极有限的生存空间也被外人占了,他们服吗?
(四)根据所罗门法律,外籍人必须工作满十年才能申请入籍,有了本地身份才能自己开店做生意。但是一些新华人不按这规定而通过不法手段获得身份的,我们相信不在少数。
(五)某些雇主,哪种货物好卖,他就在国内订做劣质品以次充好,哪个牌子多,又冒牌生产低质商品。上当后的当地人内心上感到华人“狡诈”、“不诚实”,在他们心中,“中国货”成了劣质品的代名词。
(六)基督教堂山下有一片狭长的荒地,平时是大量群众前往唐人街的必经之路。某一新侨看中后,便使尽手段向政府申请此地,企图在基督教堂旁边建娱乐购物中心,消息传开,引起教徒们哗然,群起而攻之。教徒们集体到政府表示反对,在报上连篇累牍地攻击中国人 “连上帝也要冒犯”。
(七)一大群流浪者临时居所在路两旁,随着经济发展,此地商业潜力很好。一侨胞决心要拿下这土地,不顾流浪者反对,硬是对这些流浪原住民作了“补偿”,但流浪人还是不走,于是华人用推土机把流浪者棚屋推倒。当地民意鄙视此华人的行为,报上波涛汹涌的谩骂,可惜新华人很少看当地报,也许也看不懂,许多人还浑然不觉。
(八)新到的侨胞,几乎都做同一种生意,领域重复,商品雷同,实在已经供大于求,新老侨之间因市场份额的竞争和经营手法的差异关系不和,新侨与新侨之间也因经济利益的争夺而暗中斗法。为了打击对方,甚至使出“阴招”,如“做铺”。某铺已被租用,另一人便出更高的价格另请业主将铺位租给他,迫使原租客放弃该铺或用更高的租金保住铺位的租货权。更有甚者,暗中贿赂移民厅,制造理由阻止对方工作签证,想方设法赶走竞争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