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期导读   > 正文

本期导读
2022年NO.3 本期导读 

  “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引用这句古代经典名句阐述中国对文明多样性的主张,强调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本期继续刊载央视网文章,通过解读习近平主席讲话中的这句古语,进一步学习领会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大意义。

  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饱含着党对青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广大侨界青年深感振奋、备受鼓舞;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弘扬留学报国传统、勇于担当强国使命,在广大归侨知识分子中引发热烈反响。本期“热点聚焦”栏目分别刊文反映侨界青年和归侨知识分子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回信精神的感悟体会。

  莫道海角天涯远,疫情无阻心相连。在奥运五环与中国灯笼不期而遇的美好时刻,祖国没有忘记广大游子,通过一份份“新春暖心包”,将关爱和牵挂传递给海外侨胞。“本期策划”栏目刊登编辑部专题文章,对新春“暖侨行动”进行综合报道。栏目还继续刊登“喜迎党的二十大•侨办主任说”系列专题稿件,总结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江西、湖南、广西四地侨务工作创新发展成果;继续刊载系列文章,展示江西南昌、广东增城、广东江门“侨梦苑”建设风采。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迫使人们回望历史,从人类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发展历程中寻找生存答案和关于未来的新希望。本期“文化经纬”栏目,转载中国新闻网“东西问”栏目文章《陈志武:人类如何与风险博弈推动中西方文明发展进程》,通过梳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辨析中西方在规避风险和解决冲突做法上的异同,探讨文明创举如何行塑我们当今生活的世界。

  本期“经验交流”栏目,多层面多角度报道各地特别是基层侨务工作的创新举措和经验成效,分别刊文介绍北京以侨为“桥”讲好北京冬奥故事,汇聚海内外华侨华人强大力量共同支持冬奥会,山东济南打造“一队伍、两品牌、三平台”,在为侨服务和“双招双引”工作中积极创新实践,广西北海充分发挥侨乡优势特点推进涉侨法治建设,山西朔州扎实推进侨联基层组织建设,成都武侯整合侨界资源推进新侨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本期“研究与探讨”栏目,继续连载董珍祥、张晓彤系列文章《建党百年来侨胞的贡献和作用(中)》,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侨胞在国家科技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中的贡献与作用;刊载张志洲文章《从国际话语权视角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探讨在国际舆论和话语权“西强我弱”的总体格局下,如何促进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刊载谭晶文章《武当武术文化“走出去”的探索和建议》,探讨武当武术文化如何在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