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经纬   > 正文

首届尼山华侨华人论坛在曲阜举办
2022年NO.5 文化经纬 作者:山东省委统战部

  9月26日,首届尼山华侨华人论坛在山东举办。该论坛由国务院侨办指导,山东省侨办和济宁市政府主办,探讨了新形势下广大海外侨胞如何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投身世界文明对话、讲好中华文明故事。

  凝聚侨心侨智 打造华侨华人精神家园

  尼山华侨华人论坛首次作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分论坛,以“华侨华人在推动中华文明传播及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的积极作用”为主题,来自线下和线上的23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位华侨华人代表和专家学者出席,围绕文明交流互鉴与创新发展、华侨华人的根性与溯源、后疫情时代的思考与对策等分议题进行了发言和交流研讨。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出席论坛并主持嘉宾发言,山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海荣,中央统战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国东盟商务协会总会会长、马来西亚发林集团董事主席兼总裁林玉唐出席论坛并致辞。全国政协常委、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兼《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及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肯尼亚等国家的6名侨领和知名专家进行演讲。

  厚植家国情怀 讲好中华文明故事

  论坛指出华侨华人在推动中华文明传播及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大有作为。徐海荣在致辞中指出,广大海外华侨华人是我国独特的宝贵资源,是开展国际交往的重要桥梁纽带,希望华侨华人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世界认识山东、了解中国,让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朋友领略中华文明的魅力。王学典认为,华侨华人身上既有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底色,又身居海外,最有机会也有必要融合两种文化。澳大利亚中文教师联会主席李复新认为华文教育是海外根植最深、覆盖最广、最为有效的中华文化传播方式,要发挥海外华文教育在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培养华裔新生代民族文化认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发挥桥梁作用 促进中华文明传播

  论坛肯定了华侨华人在中华文明海外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王学典看来,中国文化的复兴已不可阻挡。中国文化复兴的关键取决于中国文化能不能走出去,海外华侨华人的推动是重要因素。东部非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韩军表示,海外侨胞一直致力于发扬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文明海外传播和祖(籍)国统一的推动者、维护者。美中投资顾问委员会主席陈军表示,海外侨胞往来于中国和海外,一直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参与者、中外民心相通的民间使者、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极传播者。

  开展全面对话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论坛肯定了华侨华人在中外文明互鉴中的重要地位。王学典认为,华侨华人在中西文明对话尤其是在民间交往中具有重要作用。林玉唐认为多样性是东盟国家的文明特点和优势,也是亚洲区域文明的活力之源,不同文明具有互学互鉴的内在要求,不应相互隔离、排斥。他相信中华文明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文明对话和文明交流互鉴,华侨华人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陈奕平认为,大变局时代需要世界各文明交流合作、贡献各自的智慧和方案,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是应对百年变局的根本之道,华侨华人的独特优势和对祖(籍)国和中华文化的浓厚情感,使他们成为中外人文交流和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