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弘扬“嘉庚精神”的行动指南
2023年NO.1 文化经纬 作者:任镜波
201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省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回信,希望广大华侨华人弘扬“嘉庚精神”,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同祖国人民一道不懈奋斗,共圆民族复兴之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华侨华人的期待,也是新时代弘扬“嘉庚精神”的行动指南。
厦门市委宣传部、统战部每年都会牵头开展形式多样的“嘉庚精神宣传月”活动,通过持续宣传形成社会氛围,确保“嘉庚精神”深入人心。同时,活动中还涌现出一批“陈嘉庚研究”的新秀,进一步壮大了弘扬“嘉庚精神”时代价值的队伍。近年来,以陈嘉庚为题材的优秀图书和影视作品层出不穷,《陈嘉庚传》《陈嘉庚的故事》《少年陈嘉庚》《嘉庚家风家训》《厦门大学嘉庚建筑》《集美学村的先生们》《名人笔下的陈嘉庚》《陈嘉庚先生印象记》《江山——陈嘉庚与中国共产党》《嘉庚组歌》《侨女日记》《侨批》《嘉庚颂》以及《陈嘉庚》交响曲等相继出版、演出;以“嘉庚”命名的实体,如嘉庚号科考船、嘉庚一号火箭、嘉庚号地铁列车、嘉庚大剧院、嘉庚书房、嘉庚书苑、嘉庚班等也纷纷进入大众视野。
2017年,厦门市设立了“陈嘉庚奖学金”,用于招收“海丝”沿线国家侨生和港澳台集美校友后裔来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7所院校留学。截至2022年,共招收1109名留学生,已毕业2名博士、52名硕士、168名学士。来自东盟国家的留学生还在曼谷成立了“东盟国家嘉庚学子联谊会”。集美学校委员会从集友银行分得的股息与红利,除了用于增资扩股外,主要用来补助“嘉庚系”学校。从1990年到2021年,补助金额达67475万元,占总支出的36.6%。其中,“集美学村奖教奖学金”项目从1989年至2021年已颁发奖教奖学金和助学金1230万元人民币;“陈嘉庚奖学金”项目从2017年至2021年已颁发奖学金10592万元人民币。
2018年6月,厦门市在全国首创成立了“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厦门联络总部”,目前已有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105家海外侨团登记入驻,成为侨团联谊交流、招商引资引智、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目前在厦侨企约4000多家,投资来源于59个国家和地区,总投资额约681亿美元。
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厦门市委统战部指导集美学校委员会宣讲团和集美区委宣传部,合作开展了100场“学党史·颂嘉庚·跟党走”宣讲活动。厦门市委统战部每年都坚持承办“海外华商‘一带一路’暨中国国情研修班(厦门段 )”,吸引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青年侨领侨商参加,持续传承嘉庚精神、弘扬其时代价值。
作为嘉庚故里的集美区坚持把弘扬“嘉庚精神”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和特色载体,创新宣传教育模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嘉庚精神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把弘扬“嘉庚精神”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相结合,成立了67家文明实践站、70家志愿服务驿站、386支志愿服务队伍,建立了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机制,累计开展助老爱老、生态保护、文明宣导等志愿服务23000场。集美区还举办了两届“嘉庚论坛”,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厦门大学、集美大学、集美中学、集美工业学校、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弘扬“嘉庚精神”的活动,确保嘉庚精神代代相传。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的前身是陈嘉庚先生倡设的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学校为弘扬“嘉庚精神”举办的“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已为“一带一路”沿线13个国家培养了通晓汉语和中华文化的高级人才近1300名。学校利用“互联网+”,为海外华裔青少年开设了12门华文教育数字在线精品课程,以及“中华才艺云体验课堂”。2022年8月,华侨大学预科教育学院还同集美区侨联合作,举办线上全日制、兼读制两种“海外侨亲侨属中文培训班”,深受海外侨青欢迎。
“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已成为广大集美校友的座右铭。集美校友总会向海内外校友、乡亲赠送了两万份彩色简报以及46万册弘扬“嘉庚精神”的《集美校友》期刊。
陈嘉庚纪念馆发挥独特优势,先后在海内外举办了“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生平事迹”“南侨机工回国抗战75周年”“烽火弦歌——集美学校抗战内迁历史”等57种展览。其中,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创作推出的“同心同向同行——陈嘉庚与中国共产党”原创主题展广受好评,半年来共有来自全国各地各条战线的552个单位、党支部,共3.5万人次前来参观。该馆的数字展厅被国家文物局推选为第三批及第五批向全国推广的线上展厅。2022年8月份,陈嘉庚纪念馆还被全国工商联确立为“全国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为全国各级工商联、民营企业及民营经济人士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平台。
作为嘉庚精神的重要实践地,安溪县、大田县同样紧跟步伐。安溪县分别在县中心公园和安溪华侨职业中专敬立了陈嘉庚铜像。大田县对“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进行修复,建成国家级抗战遗址、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党史学习教育和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接待三四万人次参访。
“嘉庚精神”历久弥新,其时代价值更是熠熠生辉。立足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宣传、挖掘“嘉庚精神”的时代价值,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起磅礴伟力。 (作者系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原理事长、永远名誉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