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奋进新征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正文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做好海南侨务工作
2023年NO.2 奋进新征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作者:海南省侨办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为今后进一步推动侨务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海南省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和丰硕成果,围绕大统战工作格局开展侨务工作,坚持学用结合、融会贯通,努力谱写侨务工作海南篇章。

  海南侨情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海南省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据统计,迄今有390多万琼籍海外乡亲旅居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回顾历史,琼籍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均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时期,有“最早的合作者和朋友”宋耀如,还有许许多多各种身份海南籍人士积极参与其中,如张云逸、赵士槐、林文英等。抗日战争时期,东南亚各国华人子弟组成的“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3193人里有800多名海南籍华侨。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海外侨胞纷纷回国,以各种形式报效祖国,有的回国投资兴办企业,有的捐资兴办学校等各种社会公益事业,有的以侨汇方式支持新中国建设。海南建省初期,琼籍海外侨胞率先投资,捐资助学发展教育,兴修基础设施,支持家乡发展建设。海南自贸港建设以来,海外琼籍侨社、侨领不遗余力宣介海南,协助海南省各级代表团开展境外招商推介活动,侨商侨企积极踊跃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和海南文昌南洋文化节等大型活动,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助力。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各种方式移居海外的新移民越来越多,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聪明才智,琼籍侨胞在住在国逐渐发展,在当地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非传统琼籍华侨华人聚集地也逐步建立起新的琼籍侨团,既让旅居当地的侨胞形成“抱团取暖”之势,更好融入住在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又使得当地琼籍华侨华人在住在国的社会地位不断攀升。随着琼籍华侨华人在住在国生活和事业的不断发展,东南亚等琼籍华侨华人传统聚集地的代表人士参政数量和层次不断提高。作为以“人脉”为核心要素的侨务工作,琼籍华侨华人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海南侨务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时代侨务工作成效明显

  以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为出发点,开启侨务工作“助推器”。海南省组团出访印尼、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期间,运用侨务资源,促成多场高层会晤、综合推介、经贸招商和友城交流活动,在境外引起强烈反响。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圆满完成“华商领袖与华人智库圆桌会议”,安排多场自贸港政策推介活动,在海南万宁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正大集团与万宁市政府共同打造的“兴隆咖啡·正大产业园”令不少华商发出了“仿佛来到了东南亚”的感慨。利用“海南文昌南洋文化节”和海外侨胞清明返乡祭祖等时机,精心谋划组织“2023琼籍海外侨胞海南行”活动,会同海口、三亚等7个市县、6个自贸港建设园区联合开展招商推介,来自全世界23个国家31个侨团的84名海外侨胞参加考察行活动。下半年,还将继续利用第十六届世界华商大会、第十七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侨海青年发展大会等大型活动平台,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助力服务。

  侨务工作“助推器”既要招“财”,更要招“才”,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海南省涉侨部门的共同指导下,海南侨海青年创新创业园于2022年挂牌成立,两届“侨海青年发展大会”汇集境内外近千名华裔新生代代表人士,在海口筹划“逐梦”自贸港。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深入推进,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加速回流的趋势将更加引人注目。

  以“暖心工程”为落脚点,架起侨务工作“连心桥”。统筹全省涉侨部门广泛开展“医访慰侨”“助企惠侨”“文化润侨”“服务便侨”“依法护侨”“授荣励侨”六大行动。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着力抓好“解侨忧暖侨心”工作,疫情期间开展“代侨探亲”活动,共计开展60余次海外侨领国内眷属和归难侨慰问活动,向海外侨胞寄赠本地特色的慰问品5000余份,帮助协调解决海外侨胞合理诉求30余例。联合省商务厅在海口和北京成立RCEP企业服务中心,更好帮助侨胞利用好RCEP协定和海南自贸港政策,在全省设立19个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构,分级受理侨胞侨企投诉事宜。省侨联联合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海事法院、海南国际仲裁院等多个部门建立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多个法院设立调解室,与省检察院联合印发了《海南省人民检察院 海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关于加强检侨合作依法保护侨胞合法权益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拓展维护侨益阵地建设。

  以侨力资源为着力点,充实侨务工作“数据库”。分布在世界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90多万琼籍海外侨胞是海南发展的“宝贵资源”。联系省教育厅、省出入境管理局就出国留学人员和留学归国人员工作开展座谈交流,初步建立常态化工作交流机制。

  以文化为“媒”开展交流互鉴,搭起“文化桥梁”。鼓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走出去,开展民间外交、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疫情期间,与马来西亚海南联会共同举办为期三个月的线上琼剧教学活动,以满足当地侨团侨胞学习琼剧的良好愿望;协调省旅文厅选派优秀琼剧老师赴新加坡开展琼剧进校园活动,使华裔新生代增加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进而增强对中国的认知,民间反响热烈。联合海南省广播电视总台面向全球组织海南省港澳台侨网络春晚直播;中秋期间,参与组织云端“中秋诗会”;组织编印《海南华侨历史文化遗产·华侨建筑篇》,联合海口电视台《海南华侨》栏目推出“对话侨乡”节目,与《南华时刊》杂志社合作推出海内外侨界代表人士创新创业典型事例,受到海外侨社和琼籍侨胞的广泛好评。

  关于推动侨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鼓励和支持侨胞参与自贸港建设是侨务工作的中心任务。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需要海外华侨华人共同奋斗和热情参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外部发展环境,推动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海外琼属侨团和琼籍侨胞的作用,引导他们主动宣传家乡,讲好海南故事,鼓励和支持他们参与自贸港建设。践行“大侨务”观念,广交朋友,积极主动讲好自贸港故事,让更多华侨华人知晓政策、享受政策,把海南打造成为吸引华侨华人高端人才、侨资等要素聚集地。

  扎实涵养侨务资源是做好新时代海南侨务工作的根本。要始终紧扣凝聚人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克服重使用、轻涵养的倾向,通过政治引领、情感关怀、事业发展、文化认同四条纽带,结合海南实际继续办好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海南文昌南洋文化节、侨海青年发展大会等交流联谊平台,持续加强海外联谊在创新中壮大友好力量,不断巩固扩大知华友华朋友圈。

  广泛聚集海外华裔新生代优秀代表是做好新时代侨务工作的关键。充分发挥海外华裔新生代优秀代表融通中外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在增进海南对外友好交往、服务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发展壮大一支更具活力、更高层次。更有作为的友好力量。继续鼓励海外华侨华人子女到中国就学,开展海外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活动,使华裔新生代增加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增强对中国的感情,如继续办好侨海青年发展大会,做好宣介海南和引资引智品牌活动,引导和支持海外华裔新生代优秀代表投身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海南自贸港建设事业,支持他们创新创业“逐梦海南”,借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政策优势引发新一轮海外人才和技术回流潮。

  加强华文教育是做好新时代侨务工作的重点方向。继续加强对华文教育的支持力度和海外华校的帮扶力度,依托海外华校加强对华裔青少年的从小培养。继续开展好“中国寻根之旅”等文化体验活动,增强中华文化在华裔新生代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继续依托海外侨社利用春节、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活动,开展公共外交和文化外交,不断根植华裔青少年乡根意识。

  坚持与时俱进是创新开展侨务工作的不竭动力。将利用“侨”的资源和优势为海南的开放和发展服务作为海南侨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工作内容上,向寻求促进科技、文化、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转变,促进华侨华人新生代组团来琼考察,开展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交流,把增进感情和思想感染寓于具体的合作交流之中;在工作范围上,转到面向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在工作重点上,强化国外侨务工作的主导地位。拓宽侨务工作对外交流和海外联谊的领域,推进侨务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