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涉侨权益司法保护 依法维护侨界合法权益
2022年NO.4 云端侨务 作者:付鹏远
7月7日,由暨南大学与国家法官学院共同主办的涉侨权益司法保护研讨会在广州、北京两地举行。研讨会在暨南大学、国家法官学院分别设立会场,采用网络视频会议的方式同步连接,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共同就涉侨权益司法保护问题进行交流研讨。
研讨会以“加强涉侨权益司法保护,依法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权益”为主题,聚焦新时代侨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立足世情、国情、侨情变化下的侨务法治建设基本格局,全面总结当前我国侨务法治建设的经验成果,积极探索加强涉侨权益司法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
中央统战部、最高人民法院、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司法部、中国法学会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研讨会开幕式。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暨南大学、国家法官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州、深圳、汕头、江门、梅州等重点侨乡法院的法官等共7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聚焦侨情发展研究 推进华侨权益保护立法
在第一单元环节,与会专家学者聚焦“华侨权益保护立法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了推进华侨权益保护立法的实现路径、华侨权益保护地方性立法的经验总结、华侨投资权益等华侨权益保护立法的有关问题。专家学者认为,应当采取从地方试点到中央统一立法的路径,兼顾国内权益和国外权益保护,系统推进华侨权益保护立法工作。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马一德认为,应在尊重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扩大海外侨胞权益保护的方式。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乔素玲认为,应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法律实施的需要,优化地方立法技术,加强地方华侨权益保护条例与国家法律和其它地方立法的有效衔接。华侨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方玉提出,华侨权益保护的地方性立法要符合宪法、法律及国家政策规定,要加强对地方立法效果的事后评估,包括上下位立法是否冲突、不同地方立法的差异比较等。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国福表示,要根据侨情变化来考虑华侨权益保护立法问题,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海外局势动荡对海外侨胞与祖(籍)国和住在国关系的影响等。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教授郭宗杰认为,华侨投资权益保障应实现从“特惠制”向“普惠制”转变的理念革新,建立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相适应的华侨投资权益保障的新机制。
坚持问题导向 完善涉侨司法机制保障
研讨会第二单元是“涉侨权益司法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与会专家学者探讨了涉侨诉讼的大数据分析与透视、涉侨权益保护的司法路径、涉侨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等问题。专家学者认为,需要更加重视涉侨司法程序相关制度规则的完善,解决侨胞境外授权委托书认证难、侨胞跨境出庭应诉难等实际问题。
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教授朱义坤等通过分析1054个涉侨诉讼案件的大数据样本,总结归纳了涉侨诉讼中的规律和特点,分析了重实体、轻程序导致的侨胞诉权不易实现等问题。华侨大学法学院教授陈慰星认为,应综合推进涉侨司法现代化,包括大力发展在线诉讼,为侨胞提供参与涉外诉讼便捷的司法渠道,拓展华侨权益保护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国家法官学院科研部主任黄斌认为,涉侨权益保护司法路径主要涵盖两个方面,既需要构建司法保护大格局,设立涉侨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司法在线协作机制等创新机制;还应当完善司法保护机制,在法院系统内部设立涉侨审判专业庭、完善在线立案配套机制、构建跨境在线调解机制。华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吴永辉提出,应统一受案范围,实现多种诉讼程序的智能化衔接,促进国际司法合作中法律文书的承认和执行,进一步构建一站式涉侨商事纠纷解决机制。
树立国际视野统筹 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
第三单元是“涉外法治建设背景下的侨胞权益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与会专家学者就域外管辖、国内法的域外适用、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衔接以及不同法律维度下海外侨胞权益的保护等问题进行研讨。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林灿铃认为,要充分认识侨民兼跨国籍国与居住国的双重法律关系,通过侨民保护立法工作,加强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衔接,完善涉外侨务法治建设,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层面法治建设的衔接。辽宁大学副校长、教授杨松认为,我国在建构华侨海外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时,应当充分发挥公法上域外适用的效力,兼顾协调平行管辖权问题,以构建与我国海外华侨利益保护现状相适应的国内法体系。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张亮认为,在保障侨胞权益方面,可通过多重路径促进国内法域外适用,我国法院应合理扩张司法管辖权,行政机关对于境外危害国家安全、华侨利益的事件可以采取制裁、反制,对于相关犯罪行为,应启动刑事诉讼程序。外交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夏莉萍从国内法、侨胞住在国法、国际法三个维度对海外侨胞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张继续推动签订相关双边和多边协定并丰富其中有关华侨权益保护的规则。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锋提出,应通过华侨权益保护统一立法,在尊重海外侨胞和国内公民差异的前提下,实现平等对待、一体化保护。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推进、侨情不断发展变化、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需求日益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加强侨务法治建设,为保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是在侨务工作领域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体现。通过举办涉侨权益司法保护研讨会,搭建法学学者与法官等审判领域专家开展合作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推动开展涉侨权益司法保护工作,从更广领域、更高层面进一步做好依法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权益各项工作。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